老太太正糾結(jié)著,談曉蘭拿了封信讓談芳韻捎給李招弟,還囑咐她不能打開看,說那是她們小姑娘之間的秘密。
談芳韻看著封好的信封,笑道:“你們這些小孩子之間的秘密,好像我稀罕似的,還封的那么嚴實。”
談曉蘭:“什么秘密您別管,幫我交給招弟就行。”
談芳韻收下信,好脾氣的說道:“好,知道了,不看你們的小秘密總行了吧。”
談曉蘭立即笑嘻嘻的說:“謝謝姑姑。”
談芳韻要走,何氏就把她的籃子給她,談芳韻接過籃子,就被里面的重量給驚住了,正要打開蓋著籃子的方巾,卻被何氏給攔住了。
“包的好好的就別打開了,不是什么稀罕東西,前段時間把家里不下蛋的母雞都給殺了,我做成了熏雞,你帶回去兩個,給孩子們香香嘴。”
談芳韻來的時候拿的饅頭,走的時候嫂子卻給壓了熏雞,她心里羞的不行,想把熏雞再拿出來,最后還是老太太一句:“算的那么清楚,你這是要和娘家劃清界限么?”
談芳韻自然是沒有要和娘家劃清界限的打算,最后還是收下了熏雞。
何氏送談芳韻去村口,談曉蘭就悄悄的對祖母說:“我給招弟的信,寫的是讓她在姑姑走的時候,給姑姑雇一輛車回去。”
老太太聽完,緊緊的攥著談曉蘭的手,直說談曉蘭真是個貼心的好孩子。
談曉蘭也覺得自己真好,決定等爹爹回來了,一定要把這些事都告訴他,也讓他也知道一下,他的閨女有多好!
……
臘月的日子過得緩慢又迅速,眨眼就要到小年了,但是爹爹還沒有來信。
談曉蘭又開始等的心焦,準備再去一趟渡口,看有沒有爹爹的來信。
好在年底去渡口的人多,跑牛車的也多了起來,不用非的起個大早才能坐上車。
談曉蘭到日頭全部升起的時候,才從家里出來,在小路口等了沒一會,就有一輛去渡口的牛車。
談曉蘭被車夫安排在后面,和一對母女挨著坐,坐好后,牛車沒走幾步,卻又停了下來。
宴澤川的二嫂孫氏,還有一個和她年齡相仿的媳婦,兩人氣喘吁吁的上了牛車,被安排在了前面,坐下后,牛車繼續(xù)前行。
她們倆沒看到談曉蘭,談曉蘭和她們也不熟,就沒有主動打招呼。
過了一會,孫氏喘勻了氣,對一同上車的媳婦說:“慈姑,幸好咱倆跑的快,趕上這輛車了。”
慈姑也是剛喘勻氣,“就是,上次咱倆眼看著一輛車過去,在村口愣是等了將近半個時辰才等到下一輛!”
想到上一次,兩人越發(fā)覺得這一次幸運。
兩人又說了點無關(guān)緊要的,慈姑突然輕輕撞了孫氏一下,問她:“你家老三相親相成了么?”
她們倆聲音雖然不大,但是畢竟是自己村里認識的人,慈姑問完,談曉蘭也開始好奇,宴澤川相親成功了沒有……
談曉蘭悄咪咪的蹭聽宴澤川的八卦,
卻沒想到孫氏“嗐”了一聲:“相什么成功呀,人家媒人介紹的姑娘,他根本就不去相看!”
慈姑好奇道:“怎么就不去呢?”
談曉蘭心里也默默的想:對啊,
怎么就沒去呢?
孫氏搖頭:“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反正不管公婆怎么說,他就是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