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二個女孩,小一些十一二歲,大點的最多也就是剛及笄,和自己大著差不多。
倒是符合自家姐妹需要的丫鬟年齡。
談曉蘭對她們看了一遍,說:“不會做飯不會針線的,可以退出了。”
在這個時代,做飯做家務和做針線,是女孩子的基本技能,所以十二個女孩沒有一人退出。
談曉蘭把十二個丫頭又看了一遍,繼續道:“家里還有父母或者是兄弟的,站到前面來。”
十二個女孩,有七個站到了前面。
這一刻,談曉蘭清楚的認識到了這個時代的殘忍。
這七個女孩有家,有父母兄弟,但是卻因為種種原因,她們被賣掉換成了錢,她們的父母兄弟賣她們,可能是家里實在揭不開鍋了,也可能是家中長輩病重,更可能是為了兄弟娶妻。
無論哪一種原因,她們都被賣了,在沒有大機遇的情況下,注定一輩子為奴為婢。
談曉蘭強迫自己不再多想她們的遭遇,對剩下的五個女孩說:“培州本地的,也站在前面來。”
又有兩個女孩站到了前面。
談曉蘭繞過站到前面的女孩們,開始仔細觀察剩下的三個女孩。
原本還以為自己是被淘汰的三個女孩,心里隱隱的有了期盼。
談曉蘭問過她們年齡,分別是十五歲、十三歲,和十二歲。
十五歲和十二歲的女孩都是青州人,十三歲的女孩是繁州人。
談曉蘭又問了跟著的牙婆,三個丫頭的具體情況。
被賣到牙行里的,每個人都有一段悲慘遭遇,所以牙婆也不瞞著,把三個女孩的情況都說了。
青州的兩個女孩,都是幼時就沒了父母,家鄉受災的時候,被親戚給賣到牙行里的。
繁州的女孩,則是因為父親去世,母親被逼著改嫁的時候撞墻而亡,她是被祖母賣到牙行里的。
身邊多個人手幫忙,本來應該是件歡快的事,但是談曉蘭在了解完這幾個女孩的遭遇后,心里變得沉甸甸的。
女孩們模樣都一般,身體倒是都不錯。
對于身體是否健康這方面,牙行里是最重視的,去外面買人的牙人,都有一雙利眼,那些不夠健康的他們根本就不會買。
買回來后,還會再讓大夫逐個檢查號脈,進一步確定人員的健康。
模樣和建健康沒什么需要考慮的,談曉蘭分析了一番其他的因素,最后選了十五歲的女孩。
她沒有直系親屬,就沒有太多的牽掛,家鄉鬧災,她自己也有被賣掉準備,所以心里也沒多少恨。
十五歲,心智和力氣都長的差不多了,稍微培養一下,就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