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在街上叫了牛車,把兩個裝油的油簍還有藤筐放在一邊,用油紙隔開蓋上席子。
另一邊有車上的墊子,二舅又在上面鋪上自家的薄毯,這才讓談曉蘭坐在上面。
渡口在上洋鎮西南不足三里地的距離,三里村在上洋鎮的東北方向,三地之間都是三里地的距離。
從上洋鎮到渡口都是官道,一路上沒怎么顛簸就到了地方。
渡口熱鬧非凡,每日都如同上洋鎮開市的日子一樣,不同的是,去上洋鎮趕集的人比渡口的人要悠閑的多。
在渡口謀生的人,只要有船準備停靠,不管是在茶攤里悠閑喝茶的幫閑,還是蹲在一起低聲交談的力工,都向渡口處奔去。
牛車停在了萬川商行八間門店中的油料店門口,店里的伙計馬上就迎了出來,見車上有女眷,趕緊又搬了馬凳過來。
二舅把統計好的進貨單遞給他,說:“按著單子上的配就是,我去你們掌柜的那里坐一會。”
宋富仁不但是老主顧,還和掌柜的有些淵源,伙計自是不敢怠慢,直接應道:“您放心吧,這邊交給我,您只管去忙就是。”
談曉蘭踩著馬凳下了牛車,提上食盒,就跟著二舅穿過幾間門店,到了掌柜的平時待的待客的那間門店。
萬川商行掌柜的鄭啟揚,剛從各個門店中轉了一圈回來,就見宋富仁帶著個姑娘進來了,他趕緊笑著迎過去,走近了才注意到,宋富仁領著的竟然是談思立的閨女談曉蘭。
鄭啟楊沒想到前段時間還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女孩,現在竟然站在了自己面前,驚訝道:“曉蘭,你怎么來了!”
鄭啟楊三十來歲,曾經年少時讀過幾年書,后來家道中落,就到商行里做了伙計。
因為和談思立交好,才被提拔著從伙計做到門店掌柜的,談思立去縣里商行后,又走關系讓他做了這上洋鎮渡口的商行掌柜的。
在鄭啟楊心里,談思立就是自己的貴人,可以說如果沒有談思立,就沒有他鄭啟楊的今天。
談曉蘭跟著二舅進到廳里,說:“二舅來進貨,我就跟著來了。”
鄭啟楊不確定的問:“身體好利索了?”
談曉蘭就笑:“已經好了,鄭叔不用擔心了。”
說完把手中提著的食盒遞給他:“知道鄭叔這里什么也不差,這是我大嫂做的如意糕,味道不敢說比買的好,勝在干凈。”
鄭啟楊歡喜的接過食盒:“在外面時間長了,現在還就喜歡家里自己做的東西。”
他把食盒放在桌子上,熱情的請兩人坐了,就問詢談曉蘭祖母的身體情況。
談曉蘭:“勞煩鄭叔惦記,祖母身體挺好的,前幾日還讓母親在集市上買了幾十只小雞,說以后還可以賣雞蛋貼補家用。”
鄭啟楊聽談曉蘭這么說,心里就松了口氣,之前他去談曉蘭家,整個家里哀容一片,談曉蘭更是病的下不了床。
回來后只要遇到三里村的人,他都會打聽談曉蘭家里的消息,這兩天他還想著再去一趟,沒想到談曉蘭竟然病好過來了。
鄭啟楊喜道:“老太太身體好,心里也有成算,以后……”
說到這里,他突然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