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的是談曉蘭的大舅娘梁氏。
住在鎮上的人,每到開集的日子,都會去集市上擺攤的那里轉轉,總能淘到一些便宜又實惠的東西。
梁氏這次還沒逛過來一遍,遇到熟識的人,說看到談曉蘭回家里去了。
梁氏聽完,街也不逛了,轉身就往家里趕,因為走的快,回到家里氣息都亂了。
她進到院子里就問:“是蘭兒回來了嗎?”
談曉蘭歡喜的從屋里跑出去,大聲了感了一聲:“舅娘”
梁氏的心情一下子就明朗了,雙手放在談曉蘭的肩膀上,看她的氣色:“快讓舅娘看看,這是真的好了?”
談曉蘭是梁氏奶大的,一直養到七歲才讓談思立接走,她是真的把談曉蘭當親閨女一樣疼的。
談曉蘭乖巧道:“真的好了,以后也不會再讓舅娘擔心了。”
談曉蘭皮膚白皙長相嬌美,當她乖巧的說話時,梁氏的心都要柔成水了。
拉著談曉蘭問她怎么來的,累不累,餓不餓,然后又拍了自己一下,說:“看我這腦子,只顧得趕緊回來,忘了買肉了,蘭兒等著,舅娘去買肉,回來給你做好吃的。”
談曉蘭拉著她往屋里走:“您還是歇會吧,大嫂已經去了。”
梁氏卻沒歇著,又把談曉蘭床上的被褥拿出來曬上,這幾年談曉蘭雖然都不在這里住了,可梁氏還是一直把她的屋子留著,床上的東西也是經常清洗晾曬的。
過了一會,外公竟然也回來了。
外公宋懷恩今年五十多歲,曾經的的英俊瀟灑,已經被慈祥平和所代替。
談曉蘭覺得外公是個好命的,自小家境就優越,因著家中人丁單薄,家里就早早的給他娶了個大他三歲的妻子,外婆又是個有智慧的人,家中的事都能料理的明明白白。
因為有外婆,外公從未受過生活瑣事的煩擾,這才讓他一個貌比才強的人,在三十歲時考中了秀才。
后來外公又參加了幾次鄉試,都未能考中,外婆看他實在辛苦,就勸他不要再考了。
外公是個聽媳婦話的人,自那以后就不再參加科舉,日子自然是過的舒服又瀟灑。
今日他原本在茶樓里喝茶,幾個關系不是特別好的人,總是問他談思立的情況,話里話外也都是女婿回不來的意思,外公心中煩悶,所以早早的就回來了。
沒想到回到家竟然看到談曉蘭,外公心中的煩悶瞬間好了不少。
家里的人陸續回來,廚房里傳出飯菜的香氣,身邊是親人們的關心與珍視。
再看旁邊映映不樂的宋欣怡,談曉蘭突然就覺得自己之前為了避免和她發生矛盾,而決定不再外祖家住的決定是錯誤的。
這里又不是宋欣怡自己的家,也是外公外婆的家,是大舅的家,別說她自己,就算二舅全家都不喜歡自己,也不能不讓我來外婆家住,更何況二舅也并不討厭自己,全家十幾口人,也只有她不喜歡自己罷了。
所以當大舅娘問談曉蘭,在家里住一段時間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