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想父母的日子好過,你可以直接把準備幫扶兄弟的東西和銀錢,
交給父母就是,你爹娘手里有銀錢,你兄弟對他們自然就好,別管吃穿如何,親家心里過的舒暢,過的就算好日子。”
何氏聽完一下子就明白過來了,“還是娘想的明白。”
何氏沒了要接侄女過來的想法,最輕松的就數小菊了。
談曉蘭出言反對何氏接蘆花過來,最主要的原因,是覺得何氏最后絕對會搭了東西還不落好,何家的那個舅娘又不是個好相處的,以后家里絕對脫不了麻煩。
一眼能看到的麻煩,談曉蘭當然要反對。
而小菊心里想到的還不是以后,而是蘆花來了,自家娘少不得會因為她多罵自己幾次。
如果因為姑姑家的表姐妹,自己被娘罵了,奶奶會出面說她,如果因為蘆花自己被罵了,奶奶也不好多說。
所以屋里的人,最不想何氏接蘆花過來的,就是小菊,現在何氏不準備接了,她可不就大松一口氣么!
老太太看著明顯放松下來的孫女,對她招手道:“小菊,明日的年宴準備的怎么樣了,和奶奶說說。”
小菊站起來,說:“待客的茶點已經準備好了,小孩子喜歡玩的東西也都準備了不少,家里的人也都跟著出過門,看別人家怎么樣,他們也都記下了,今天又讓內管家去酒樓核對了一下,也都沒問題,只等著明天客氣過來開宴。”
老太太就夸她:“小菊現在辦事我是越來越放心了。”
何氏聽了本能的就想反對,但是想到丈夫的一再告誡,她又硬生生的忍住了。
小菊被夸的有點不好意思:“這些大多都是奶奶教的,讓內管家去酒樓再確定一下,也是姐姐提醒我的。”
談曉蘭也一點不吝嗇自己的夸獎:“小菊不用自謙,奶奶教的好,你也學的好,自從搬到州府,你做事就很認真,就算我不說,你也會想著讓人再去確定一遍的,不說奶奶對你放心,爹爹也不止一次說過你管家管的好。”
被奶奶和姐姐都夸了,小菊也忍不住歡喜了起來,至于其他人,她已經學會慢慢忽略了。
……
第二天,談家開年宴,和談思立相熟的人家,還有和談曉蘭姐妹兄弟相熟的小伙伴們,都相繼過來了。
自家開宴要比去別人家累的多,好在請的都是相熟的人家,并沒有太多人,而且自己家人多,何氏身為當家主母雖然稍顯不足,好在有禹伯良的妻子幫著招待,也就沒人計較了。
自家的年宴開完,就沒有再開宴的人家了,各家都窩在家里好好歇息兩天,準備迎接元宵節。
州府的元宵節,不管是花燈的精美度和多樣性,還是街道上的人流量,都不是上洋鎮可比的。
談曉蘭和家人一起去街上看花燈,在滿是璀璨耀眼的花燈大街上,卻突然有一種淡淡的孤寂感。
一盞花燈被人舉到自己面前,談曉蘭看向舉著花燈的人。
興強眼中裝著滿街的璀璨,笑著說:“姐姐,送你一個花燈。”
談曉蘭看著弟弟,唇角慢慢翹起,卻不接面前的花燈,只說:“我想每晚都像今晚這樣明亮,一個花燈可不夠。”
興強聽完直接拉著姐姐到了路旁的花燈攤子,說:“姐姐覺得多少燈能把夜空照亮,我就給你買多少燈。”
談曉蘭剛才只是逗一逗他,卻沒想到他真就領自己過來買,幾個花燈雖然花用不了幾個錢,但是興強他們幾個和自己跟小菊不一樣,他們的花費可比自己姐妹多,家里給的零花錢一個月剩不了什么,現在卻大方的隨自己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