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買來的絲線按著色系分好類,然后再根據給每個絨花的不同來配色。
剛配好顏色,外面就傳來了開飯的聲音。
還未到飯廳,談曉蘭就聞到一股鮮香的雞肉味道,深吸一口氣,陶醉的說了聲:“好香呀!”
大舅娘笑她:“還在這里耽擱什么,趕緊去吃呀!”
談曉蘭就趕緊凈了手,顛顛的跑進了飯廳。
桌上飯菜已經盛好,今日的菜品,除了應季的蔬菜,還有一大盆雞肉,每人面前盛了一碗鮮美的雞湯。
談曉蘭剛坐下,外婆就開始夸了,“你們喝喝今天的紅棗燉雞,是不是比之前做的都好喝?”
家里人自然都捧場,說今天的紅棗燉雞確實好。
然后外婆就道:“是因為今天用的紅棗好!這是蘭兒在渡口看了不知道多少家才選中的!”
談曉蘭:“……!外婆,紅棗是二舅買的。”
外婆哼了一聲,才道:“他一個月去多少次渡口,之前怎么就沒想過去市場里轉轉,要不是你去,他能買到這樣又好又便宜的干棗!”
這個談曉蘭真不能居功,正準備替二舅辯解,二舅娘卻也說:“娘說的對,咱們不經常去渡口,不知道攤位上能淘到又便宜又好的東西也就算了,富仁他每月去那么多次,也不知道去轉一轉!”
外婆就說:“對!”
然后她們婆媳倆就開啟了對兒子,丈夫的吐槽。
二舅的店鋪離家近,他和二舅娘都是替換著回家吃飯,今天二舅卸了貨就留在店里了,二舅娘先回來吃飯。
談曉蘭原本還想替不在現場的二舅說話,但是看她們婆媳吐槽的那么和諧,干脆專心吃飯。
……
下午談曉蘭還是先睡了一會,睡醒后才起來做絨花。
她的屋子雖然不怎么住,不過大舅娘還是給她準備了一整套做繡活的東西,現在要做絨花,正好不用操心工具不湊手。
只是屋里沒有熨斗,談曉蘭又去大舅娘屋里拿了熨斗。
梁氏不知她是為了做絨花,只以為是要熨衣服,叮囑她仔細別燙到自己,其他的就沒有多問。
談曉蘭也不多說,先保密,做好了給她們一個驚喜。
回到自己屋里,談曉蘭先拿出練手的材料,準備先做幾個和自己新衣服搭配的小絨花。
把配好分好的絲線夾在光滑的木板上,然后梳線,梳線的過程,就是用刷子從上到下一遍又一遍的梳理,梳幾下,還要給絲線加shi,避免產生靜電絲線亂飛。
前世談曉蘭做絨花的時候,都是用噴壺往絲線上噴蠶絲柔順劑,現在只能隔一會打shi一次刷子,再繼續梳線。
梳理好絲線,下一步就是用夾板燙一下,給梳理好的絲線定型,可惜在這個時代沒有電,更沒有用電帶動的夾板。
好在還有熨斗,雖然麻煩點,但效果和用夾板燙也不差什么,畢竟這個工藝原本就是如此。
線弄好了,該上銅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