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發達,
就算談曉蘭這種從來不會為金錢發愁的人,
也知道還有一大部分人,
平時日子過的節省的不行,
每到過年時就買個不停。
在人人都說年味不足的現代社會,
還有那么多人每到過年,
就像不懂節制一般不停的買買買。
談曉蘭相信,在這個人人重視過年的封建社會,稍微降個價做個活動,
很多原本不準備再購買衣料的人,還是會忍不住再買上一兩身的。
王氏聽談曉蘭說完銷售計劃,就拉著幾個繡娘,
圍著新進的布料進行配色。
普通難看的顏色倒是不愁銷,
只要價位壓下去,還是有不少人買回去做家常衣服穿。
讓她們費心配色的,
是那些染坊調色沒調好,自家店里根本就從來沒進過的顏色。
專業的繡娘,可不只是針線活做的好,給衣服配色也是她們專業的一部分。
談曉蘭就看王氏先挑了一匹難看的布料,然后幾個繡娘圍在一塊又是摸又是看,商量了一會,就去拿其它的布料過來了。
當兩種或三種顏色放在一塊的時候,還別說,剛才還讓人怎么都看不順眼的顏色,也不是那么難以接受了!
沒一會,好幾款染坊指定布料就找到了合適的配色。
之前談曉蘭進的做活動的布料,有不好銷售的,也是這樣配著賣出去的。
不過這次一言難盡的顏色太多了,談曉蘭就對繡娘們說:“幾位姐姐辛苦一下,選一套自家或家人合適的款式,帶著學徒們趕制出來,做好的衣服在店里展示幾天,放假的時候衣服就是你們自己的了。”
繡娘們一聽,白得一套衣服,哪有不樂意的道理,她們進入臘月二十就不再接活了,加做一套不繡花的衣服,耽擱不了多長時間。
繡娘們紛紛表示現在就去做,不耽擱明天展示。
店里的布料卸的差不多了,高順財也租來了馬車,直接從大車上往租來的馬車上倒布料。
距離天黑還不到兩個時辰,高順財避開人,對談曉蘭說:“姑娘,我現在就出發,不到天黑就能到下面一個鎮子上,在鎮上住一晚,明天一早回上洋鎮,這些貨花嬸若是要不了,當天下午就能送到縣里。”
談曉蘭考慮了一下,交代道:“去鏢局雇兩個鏢師護送,路上萬一有什么意外,只要把你自己顧好就行,東西都是身外之物,用不了多長時間咱們就掙回來了。”
高順財覺得談曉蘭太小心了:“常來常往的路,哪里用特意雇了鏢師護送,我和車夫兩個人,足以震懾路上的宵小。”
在安全上面談曉蘭堅定的很:“如果不雇傭鏢師,那就明天再回上洋鎮也不遲。”
高順財:“……好,就按姑娘說的辦。”
說完還是忍不住小聲嘟囔的一句:“雇了車馬和鏢師,這一趟下來哪里還有什么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