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母以前看不上何氏,一來是她聽說過談曉蘭的生母,再看何氏,就覺得這個繼室比起來原配可差太多太多了。
上差了一些。”
她這話說的謙遜,卻是和學堂里的學生相比,劉老板心里就有了底。
“我船上有一官宦人家的小姐,之前她倒是問過一句沿路可有好風景,當時因著不知能遇到姑娘,被我給回絕了,現在我再派人回船上去問,她要不要下船來玩,就不是我能保證的了。”
談曉蘭心里大喜,面上卻只流露出適當的歡喜,“劉老板能去詢問已經感激不盡,哪里又能讓您保證,那不是強人所難么!”
劉老板對談曉蘭的表現又滿意了兩分,當場就吩咐跟著的小廝,讓他回船上去詢問……
談曉蘭自然也是要隨著小廝一起去碼頭,鄭啟楊叫來個伙計陪她一起過去。
到了碼頭,小廝上船過去詢問,等了一會,又從船上下來,對談曉蘭道:“不知姑娘是否可以和小的上船一趟,有位夫人想下船看看,只是提出要先見見姑娘。”
這要求不算過分,鄭啟楊讓伙計陪著過來,也是想到了這一點。
談曉蘭直接讓他帶路,和商行伙計一起上了商船。
小廝領著他們直接去了上等艙房,對守在門口的丫鬟說了句:“麻煩姐姐通報一聲。”
丫鬟進到艙內,隔著簾子談曉蘭能聽到隱隱的說話聲,等丫鬟從艙內出來,就對談曉蘭道:“夫人請姑娘進去說話。”
談曉蘭進到艙房,小廝與商行伙計只在艙外等候。
艙內客廳的主位上,坐著位三十來歲的婦人,妝扮簡單大方,身上雖無特別耀眼的首飾,卻有著普通人絕對沒有的氣質。
婦人的下首坐了位十四五歲的姑娘,靚麗的面龐上,有一雙未見過社會疾苦的純凈眼眸。
談曉蘭上前幾步,對婦人行禮,道:“談曉蘭見過夫人。”
衛氏聽小廝說,這個渡口有一位做咨客的姑娘,她原本以為是個十七八歲的大姑娘,沒想到竟是個還沒及笄的小姑娘。
好在談曉蘭模樣嬌美,儀態萬方,衛氏喜她模樣,想著就算不下船,讓她在這里陪著說會話也是可以的。
于是就道:“快坐吧。”
談曉蘭落了座,丫鬟上茶,衛氏就問:“我觀談姑娘年少,怎么在這里做了咨客呢?”
時下出門做工的女性不少,只是十幾歲的小姑娘出門做事的不多,衛氏這么問早在談曉蘭道預料之內。
應對的話她是早就想好了的:“家父在商行做賬房,前段時間隨東家出門,至今未有回信,祖母在家等得心焦,我隔上兩日就來渡口問詢,時間長了,發現渡口竟然沒有女咨客。”
說的這里,談曉蘭面上就稍稍的帶了點小靦腆,“我就想著,在這里干等著過一天,還不如做個咨客,不止能方便想下船散心的女眷,我自己也不會覺得無聊。”
衛氏就明白了,家里棟梁柱出門,至今消息全無,這姑娘是為了以后的生計,才開始做咨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