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結親也算般配。
現在因為談思立去了州府總店,
談家的社會地位有所提高,
嚴家這個時候來提親,
就顯得有些高攀。
不過談思立并不是以家世為標準的,
他回到家先讓何氏問了小菊的想法,
確定自家閨女也是喜歡的,
所以在嚴家來提親的時候,
談思立沒有當場應下親事,
不過給的理由卻是長女還沒定下來,等長女定下來,次女的親事才會提上日程。
媒人自然聽出不是完全拒絕的意思,
第二天嚴家就正式給談家下了拜貼,談思立應下了,嚴成棟的父親帶著他來三里村拜訪了談思立,
兩家算是達成共識,
等談曉蘭定下親事,嚴家再來向談曉菊提親。
次女的親事,
如無意外基本上算定下來,談思立最掛心的,還是曉蘭的親事。
送走了嚴家人,談思立就把曉蘭叫到屋里,問她對自己親事的想法。
談思立問小菊對嚴家提親的想法的時候,是由何氏問的,到了談曉蘭,談思立沒讓何氏摻和。
按理說閨女的親事,不管是親娘還是后娘,都是母親來問,但是在談曉蘭的親事上,談思立連自己的親娘都不放心,更何況是何氏!
談曉蘭從小不管什么事,都是爹爹親自在管,現在被爹爹問起自己對親事的想法,她自然也沒覺得和別人不同有什么不妥,畢竟從一開始議親,也都是爹爹直接問她。
不過現在的談曉蘭,和兩年前的談曉蘭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以前談曉蘭想到的,是家里覺得可以,自己就覺得可以。
現在么,她不止經歷了爹爹失蹤,還有了前世的記憶,思想上比以前成熟了好幾倍,更重要的是,她已經有了喜歡的人。
只是自己喜歡的那個人,如果現在就告訴爹爹,哪怕爹爹不是看中家世的人,估計也輕易不會答應。
所以被問起對親事的打算,談曉蘭的回答是:“爹爹,我暫時還不想定親,我想等州府的店開起來了,再說定親的事。”
雖然談思立一點也不想嫁閨女,但是就像禹伯良說的那樣,蘭兒馬上就要及笄,已經是大姑娘了,這兩年如果不定下來,往后就不太好說親了。
但是談思立又舍不得勉強閨女,想著自己已經給蘭兒看好了兩家門店,就等她去到州府確定一家就能定下來。
前期裝修需要一個月,開業時正好趕上換冬裝,往后就是繡莊生意最好的季節,經過一個旺季,基本上就能把店鋪里的事都理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