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曉蘭:“嬸子和她說了我想轉租的事了?”
花嬸點頭:“說了,她問多少銀子專,我沒直接說,我覺得還是讓她先看看房子再說比較好。”
三四十兩銀子,都夠開一個小店了,花嬸擔心別人只聽價位嫌貴。
談曉蘭就道:“還是嬸子想到周到,她若準備過來看房子,下午我就不去岸邊了。”
花嬸就說:“行,我讓她申時過去,不耽擱你休息。”
談曉蘭說了聲:“好”又謝過花嬸,才出了繡莊回后院。
不跟船的時候,幾個人都不愛在外面吃飯,回來的路上買了些鹵肉,王氏和面搟了面條,又拌了個胡瓜,有肉有菜有主食,最后再喝一碗面條湯,胃里熨帖又舒服。
吃過飯不急著午睡,談曉蘭在屋里踱步消食,王氏端了半盆水,在門口問:“姑娘要不急著午睡,我想先把屋里的家具擦一下。”
談曉蘭在屋里回來聲:“進來吧。”
王氏進到屋里,拿出抹布沁了水,擰干水分,開始擦拭家具。
談曉蘭自己住的屋子,還有客房,都是好家具,入手大半年,王氏經常擦拭,家具比剛買的時候,更顯水潤光滑。
擦了一會,王氏忍不住嘆氣。
談曉蘭知道她是舍不得,其實談曉蘭自己也舍不得,只是這些家具是根據這邊的房型買的,搬到州府去也不見得合適,更何況爹爹來信說,州府宅子里的家具都已經置辦好了,材質比這里的只好不差。
有了更好的,這邊的留著確實也沒什么用了。
談曉蘭就對王氏說:“州府的家具比這里的還好,這里的家具搬過去沒地方放,還不如轉給別人讓它們繼續留在這里的好。”
王氏不好意思的笑了,道:“我就是以前沒用過這么好的家具,經常擦拭它們,心里都和它們有感情了。”
談曉蘭就道:“以后王姐姐會有自己的好家具的。”
王氏:“我自己就不想了,跟著姑娘能每天打理這些好東西,我就知足了。”
談曉蘭只是笑,沒再說話。
她準備過個四五年,王氏的兒子也十幾歲了,就幫她在州府居民多的小街上,開一個油料店,王氏的丈夫傷了身子不能做出力的活,看個店卻是不成問題的,她兒子也十幾歲了,進個貨打個外場慢慢的也能鍛煉出來。
只是那些都是后話了,現在說太早,不管是對王氏,還是對高家的安排,談曉蘭都準備自己在州府站穩腳跟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