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京城到北疆,萬里長路送來的信上就只有短短一行字。
準許驃騎將軍林衛(wèi)州攜妹回京。
望著蓋著玉璽的信紙林衛(wèi)州唇角勾起嘲諷的笑。
將信紙丟進篝火堆中。
“圣上準了。干娘,您看何時方便動身?”
林衛(wèi)州征求楊母的意見。
楊母看了看女兒,笑道:“盡早動身吧,路上天寒地凍不好走,路上也需要不少時日。”
將心比心,丟了那么些年的閨女,換作是她也想快些帶回去認祖歸宗。
林家就那么兩個孩子了。
哪怕是牌位,回去見見也能了了逝者的記掛。
“明兒準備好東西,后日便出發(fā)。”
有了楊母的話,次日一早楊家全家人都有了動作。
家里沒什么值錢的,想著去了京城也用不上,楊母就只準備了路上吃的。
動身那日,村里人聽說了他們要上京城的事,紛紛趕來東家?guī)讖埨语炍骷規(guī)字浑u蛋往馬車上塞。
“悠悠,這一走三太爺爺也不知還能不能再見你一回了。”
向來嚴肅古板的張族老難得抹起了眼淚。
他從前不服老也不服輸。
直到今日,他心里才有了遺憾的感嘆。
從未去過京城的他只知道山高路遠。
他一把年紀了,說不定哪天就兩腿一蹬歸了西。
望著坐在馬車上的胖娃娃,他心里滿是不舍。
“舅舅說京城有全天下最好的玩意,三太爺爺,您在家好好地等著悠悠,悠悠給你帶最好的糧種回來!”
小姑娘信誓旦旦的承諾惹得張族老紅著眼連連應(yīng)聲:“唉!三太爺爺就在家等著悠悠啊!悠悠不回來三太爺爺絕不閉眼!”
牛桂芳抱著閨女也站在旁邊,瞅著坐在馬車上頭的母女倆眼淚漣漣。
楊母覺著好笑,壓下心里的不舍將手里最后一個包袱放到馬車上后又繼續(xù)叮囑:“淑儀,到了京城凡事都聽林將軍的,照顧好悠悠。”
她沒提早日回來的話。
可楊淑儀卻聽出來不對勁:“娘?你們不去?”
這時何蓮枝從一旁躥出來往楚悠悠懷里塞了個荷包。
里頭裝著她和楊瑞山攢出來的所有銀錢。
“你帶悠悠去就是,咱們?nèi)ニ阍趺椿厥拢俊焙紊徶ι焓秩嗳嘈⊥馍粥洁降哪槪骸霸僬f了,家里頭糧食還要人照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