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張族老和里正對視一眼:“走,快去看看。”
等匆匆趕到里正家時,縣里來的衙役已經等得不耐煩了。
“大人。”
坐在那的衙役漫不經心地望向兩人:“你們誰是桃源村的里正?”
“正是在下!”彎腰上前的劉金田心中裝滿了忐忑。
“你便是里正?”
那人瞥了他一眼:“限你們桃源村在十日之內湊夠三十擔糧食。到時候縣里會來人收。”
三十擔?
“大人,大人您是不是搞錯了啊?”
三十擔糧食那可得三千斤了。
若是往年他們湊湊也許還能湊出來。
可眼下剛遭逢天災,這讓他們上哪去湊那么多的糧食?!
“傳下來的圣旨可都白字黑字寫著呢!我能搞錯,難不成縣令大人也能搞錯?!”
“可是——”
“哪來那么多的廢話!”那衙役十分不耐地橫眉豎眼:“如今北奴奇襲,邊關將士們都吃不飽,這可是昭平公主提的主意,咱們縣太爺都不敢多半句嘴,你們只管照辦便是!”
他跑這一趟半點油水撈不著,還要聽他們在這討價還價!
見官差軟硬不吃,里正又面帶愁云地嘆口氣:“大人,能否去找縣太爺通融通融,就算是將咱們整個村子的人加起來怕也湊不夠三十擔吶!”
“縣太爺給你們通融?那誰給咱們通融?”
“你們若是拿不出糧食,那便用谷種去湊!”
“總之到時候我要看到三十擔的糧食!”
“昭平公主可說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將士們替咱們守邊關,你們這點糧食都舍不得拿出來?”
“若是拿不出來,那便每戶人家出一個男丁去撫城抗敵!”
官差把話丟下后便又匆匆離開,只留下在原地愁眉苦臉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