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悠悠厲害叭!”
吏卒走后,楚悠悠才卸掉小身板上的氣勢去摟住楊母撒嬌。
“是!我們悠悠最厲害!”
可夸贊完后楊母又忍不住擔(dān)心。
說到底他們跟縣太爺正面對上也因事出有因的情急。
從前聽里正說,上衙門告狀的都要先挨十板子,悠悠還小,哪能經(jīng)得起這樣的場面?
“淑儀,你帶悠悠和文和先去城里找家客棧等我們。”
“娘”
楊淑儀哪里不知道親娘是想把他們支走。
“都當(dāng)娘的人了。”楊母將孫子從兒媳身旁拉過來:“你二哥二嫂要去訴狀,你這個(gè)當(dāng)姑姑的要帶好文和。”
楊淑儀也知道眼下這是最好的安排,放心不下父母的她望著還在一旁嘀嘀咕咕不知說什么的女兒:“悠悠,娘親帶你和哥哥去找住的地方等姥姥他們。”
楚悠悠看看楊母,乖巧地點(diǎn)點(diǎn)頭。
此時(shí)府衙內(nèi),那吏卒匆匆忙忙跑到縣令屋前:“大人!大人不好了大人!”
才小酌了幾杯的朱興正頭重腳輕地躺在床上,被吵醒的他不耐煩地朝屋外吼:“放屁!本官好好的呢!”
“大人,外頭有人敲鳴冤鼓!”
半醉半醒的朱興一愣。
鳴冤鼓?
方才的聲音不是他幻聽啊?
可是這都什么時(shí)辰了?
扭頭望了眼燭影:“有什么事明兒再說!本、本官要休息了!”
這群刁民每日里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讓他做主。
他捐這官是為了享福,可不是為了他們這群賤民賣命的!
門外的吏卒急得滿頭汗:“不行啊大人!外頭圍了不少的人,若是您不去處理,明兒滿城百姓都要議論這事了!”
他們大人不在乎名聲那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吏卒本不想討這個(gè)麻煩的差事,可他莫名其妙的就想起了方才那雙眼睛。
那孩子身上有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