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邊說邊往淑華院子里走,大太太思女心切走得略微快些,和蔡夫人說話也有些心不在焉。
二奶奶聽著這些和氣話,看向旁邊的陶八小姐,親家太太將八小姐帶過來,想來是選了陶八小姐嫁過來給大哥做妾室。
八小姐秀氣的臉上略施淡淡的脂粉,看著比淑華要漂亮幾分不說,身上有一股淡淡的書卷氣息,待人接物大方得體禮貌周全,不像大嫂性子急又有些嬌蠻……
二奶奶隱隱覺得,要是這位陶八小姐嫁進來,說不定大哥就會喜歡了。
容華感覺到了身邊的視線,轉過頭來,對上二奶奶的視線,二奶奶目光并不躲閃,抿起嘴對她曖昧一笑。
容華心里一怔,來不及多想,大太太已經撩開簾子進了屋,容華連忙也跟著走了進去。
撲面而來的是一股熱氣,帶著濃濃的草藥味,淑華歪躺在大紅引枕上,期盼地往門口看過來,看到容華后面沒有了人,眼睛里稍稍失望。
容華立即想起幾天前淑華看著瑤華依依不舍的模樣,大小姐是擔心她那個體弱多病的妹妹。
蔡夫人進去說了些客套話,然后坐在一旁。
大太太顧不得別人,只盯著愛女上上下下看了一遍,然后迫不及待地坐在小杌子上,拉起淑華的手。
大太太這般熱切,讓對淑華表面親切的蔡夫人有些不滿,就算是心疼女兒,也不能就這樣不管不顧,也不想想她們婆家人的處境,像是淑華在這邊受了多少委屈似的。
大太太所有心思都在淑華身上,自然沒有察覺蔡夫人的變化。
大太太仔細查看著女兒的情形,感覺到淑華的手指似乎在不由自主地顫抖,登時心中大急,礙于蔡夫人在旁邊卻不好直說,只用緊緊攥了淑華的手指,用眼神詢問淑華,“這是怎么回事,這兩天就又瘦了一圈?!?/p>
淑華的眼窩深深地陷了進去,嘴唇蒼白的沒有一絲血色,強忍著要涌出來的淚水,嘴角抖了兩下,“還是那婦人病,自從上次,就不見干凈,這兩日稍稍好了一些。”最后半句話說得有氣無力,顯然只是安慰大太太。
大太太道:“我托人買了‘壽山堂’固本培元膏。”說著,回頭看春堯,春堯忙去婆子手里找。
春堯將那藥拿了來,大太太又一刻也不容地急切道:“快去熱了來。”立即就要拿來給淑華吃。
淑華屋里的人也跟著一通忙活。
蔡夫人雖然在一旁幫襯,臉色卻更加不好,親家太太這樣子,像是侯爺府沒有拿這些東西來給媳婦吃,不過是國本培元膏,比這精貴的不知道吃進去了多少,誰知道都沒有用。怪就怪媳婦執意要去挑宣桓的毛病,夫妻倆這段時間不知道生了多少氣,加上秋荷那丫頭一死,這病又大發起來。府里找了專門看婦人病的郎中,郎中開了藥方,還讓她勸慰大媳婦要少動肝火,多多靜養才是上策。
一開始蔡夫人看上的是淑華的直率算計不多,她只要稍稍一用心就能讓淑華乖乖聽話,長媳最重要的是和她一條心,淑華這樣的兒媳婦不會讓她多費心思??墒缛A的脾氣和宣桓是如何也合不來的,宣桓喜歡的那種溫婉大度,知書達理,淑華都不具備,平日里還好了,只要和宣桓鬧起來,淑華就不管不顧,又吵又鬧,讓宣桓傷心。蔡夫人看看淑華,也不知道侯爺到底看中了陶家哪一點,非要和陶家結這門親事。
她還記得幾年前有天晚上,侯爺從陶府回來就說起這門親事,她本來說長子的婚事還是慎重一些為好,誰知道侯爺不知怎么了,要她馬上去相看不說,還說,最好馬上就將這門親定下來。
這幾年兩家關系越來越密切,侯爺也頗為看重陶家……蔡夫人看一眼陶八小姐,如果再娶陶家一個女兒過來,能換來安寧,倒也行了。心里最惋惜的是在給宣桓定親之前,沒有去看陶府的二小姐,二小姐的性情是她再喜歡不過的。
大太太一勺勺喂女兒吃那藥,淑華一口口地咽下,心里說不清是什么滋味,苦的、酸的、甜的,從嫁過來她都嘗了個遍。尤其是趙宣桓,她
前兆(下)
大太太的目光復雜,其他人都是靜靜地等在一旁看。
容華從剛才的驚訝逐漸變得冷靜下來,如果她現在走過去,也就是認同了大姐的安排,尤其是義承侯蔡夫人和二奶奶都在一旁,眾目睽睽之下,她不但丟掉了女子的矜持,而且一旦走出這一步,這親事就成了一半,以后的局面也就萬難回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