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她量身的娘子直夸那布料好,顏色鮮亮襯小娘子,沒個七八貫怕是買不著。
最后道:“王婆婆可真疼孫女!”
元娘笑笑,隨口附和。
她也不能講這布料的來歷。
不過,她私心里其實覺得這婚退得挺好,能用一樁婚事,換來如今的日子,怎么想都劃算。
待到量完,成衣鋪的娘子說得等幾日,總之是會趕在探春的日子之前做好的。
元娘已經開始期待探春的時候了,往年她年歲太小,阿奶不讓她去湊那份熱鬧,今年可算可以和承兒一塊去!
到了下午,徐承兒的親戚走了,兩人就湊一塊在徐家醫鋪里,看著徐家阿翁釀酒玩。
忽然,徐承兒目光落在窗外,咦了一聲。
元娘疑惑的看向徐承兒,卻被她拉到邊上。
“剛剛走過去的人好像有些眼熟,是不是魏觀?”
元娘探頭看去,恰好看見他站在自家鋪子前。
奇怪,他來做什么?
徐承兒頂了頂元娘的肩膀,碰得她醒過神。
元娘轉過臉,卻見徐承兒笑容中帶著不加掩飾的揶揄,“是什么叫我們元娘看入神了?”
“是總能瞧見的枯樹枝呢,還是日日走過的石板路,都不是,哦!莫不是……走過去的某個俊俏郎君?”
“還是個姓魏的郎君!”
徐承兒有分寸,后面兩句話說的很小聲,只有她和元娘能聽見,就是說的時候笑語嫣然,朝元娘擠眉弄眼,隱晦之意溢于言表。
元娘有些惱了,小腳一剁,“才不是!”
“我只是好奇。”元娘嘴巴囁囁,看著就像底氣不足的樣子。
但她真的只是好奇,就是在承兒揶揄的灼灼目光下,不知怎么就大不了聲。
原本承兒就常把她和魏觀湊一塊提,這下定然是要誤會了,元娘干脆破罐子破摔,也懶得多解釋什么,只道:“我要回去看看。”
哪知道徐承兒竟沒再說什么打趣的話,而是幫她一塊拿那些零嘴,說要跟著一塊過去。
面對元娘疑惑的目光,徐承兒理直氣壯得很,“這么多吃食呢,我得幫你拿著點,而且一會兒王婆婆問起來,我就說大多是我的,否則王婆婆又得罵你亂買零嘴,買得多也不見得回回都能吃完。”
徐承兒說的太生動形象,一想到阿奶叉腰兇她的樣子,元娘瞬間屈服了,挽住徐承兒的手臂,仰起臉,洋溢出大大的笑容,誠懇可愛,“還是承兒姐姐待我最好!”
徐承兒沒好氣的輕輕捏元娘的鼻子,嗔怪道:“有事才喊我姐姐,平日里就承兒承兒的喊著,小沒良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