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圓子通常是煮在湯里的,這個是干的,所以餡里除了糖霜還加了芝麻跟蜜漬桂花,外皮同樣是糯米粉做的,吃起來軟軟糯糯。
最底下的一層是各種糕點,都只有一兩塊,比如皂兒糕、栗子糕、松黃餅等,這些都很耐放,可以吃很久。
有客來時,打開小匣子,只管挑一塊自己喜歡的糕點,留著茶水,偶爾吃點上層的糖漬果子,酸酸甜甜好解膩。
元娘拿了一塊廣寒糕,廣寒糕是用米粉和桂花做的,米粉蒸熟過篩后才和桂花糖混合,再到容器內壓制定型。
因為做法的原因,吃起來口感略干,一到嘴里就散了,而且不似別的點心甜膩,得慢慢抿開才會漸漸吃出甜味,吃不到桂花,可是桂花的香味溢滿唇齒。
元娘先咬了兩口,一時張不開嘴,倒是徐承兒吃了一口松黃餅,欲言又止,神情帶點興奮,“元娘,我,我元宵想和你一塊出去。”
元娘吃著點心,米粉一下散開,吃是好吃,但是不好張嘴,她只好努力眨眼,一個勁的點頭,既是說同意,也是詢問為什么。
徐承兒素來爽利的圓臉,破天荒浮出兩分扭捏,但更多的還是興奮。
她的手捻著松黃餅,無意識地轉著,“我不是回郊縣舅父家了么,我偷偷聽見舅父和我爹娘說他看中一個舉子,據說雙親具亡,家境貧寒,只有個忠心的老仆人跟著。”
徐承兒說著,便糾結咬唇,只聽前頭自然是覺得不靠譜,但后面瞧著又似乎可以。
“但他人品學識皆是上佳,據說還有一門顯貴的遠親,如今為了讀書,暫且借住在人家家里。若是他真的能考中進士,官場最講關系,他那門遠親便會是大助力,那時出身貧寒也算不得什么。”
元娘可算是把那兩口廣寒糕給咽了下去,雖說這廣寒糕不甜膩,吃著香,但口感多少有些噎,她連灌了半碗水才算咽下。
和小姐妹一塊閑聊,當真不適合吃這個,雖然好吃。
元娘方才一直在認真聽,所以剛咽下就立刻答話,提出質疑,“他一定能考上嗎?”
徐承兒搖頭,“科舉一事誰能說得準。”
元娘兩手一翻,直白道:“可不就是嗎?這事是有分險的,一個不慎說不準得供他屢屢科考。”
徐承兒聽了,忍不住捏著衣袖,遲疑道:“但他也很有可能考中,我舅父在郊縣的書院做了多年先生,教過許多學生,對他贊不絕口。而若是不趁著他未中進士前定親,后面恐怕就高攀不起了。”
“那就得看看他值不值得冒這個險了,若是品性夠好,他便是不高中,未嘗不是好人選。雙親具亡,你不必侍奉公婆,家境貧寒,再不能中進士,往后吃穿用度全仰賴你,免不得指望你家里扶持。”元娘思忖片刻后,娓娓道來,“而且他有舉人功名,即便不能直接為官,也可以做別的營生。”
元娘托著下巴,眉頭緊蹙,已經開始想法子了,“但要怎么才能試試這人的品性呢,說親時的言談舉止是能裝出來的,還是得知道他私下里如何才行。”
她擰著眉,連糕點都忘了吃,只捻在手上,急急思索。
徐承兒這時候湊過來,小聲道:“我就是這般想的,所以才想和你元宵一塊出去。
“我偷聽到我爹娘和舅父談論,元宵時,那個舉人借住的遠親大官會在樊樓包一些雅間,讓家里的親眷慶賀,到那時,借住在他府上的同齡遠親們,會單獨一桌,可以趁著那時候去偷偷瞧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