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蓮香并不介意,她似乎找到感覺了,自顧自繼續(xù),“我朝寒門子弟只要勤勉肯學(xué),一朝科舉高中,便能走上仕途,臺上那些人那般風(fēng)光,應(yīng)也有出身寒門的。
“你別說,我二哥哥學(xué)問就做得好,說不準(zhǔn)來日高中,也能有那風(fēng)光的一日。因而,許多人家都來問我二哥哥的婚事。
“咦,對了,元娘,你是否還未婚配?”
俞蓮香不明說,可言外之意并不含蓄。
這話不大好接,元娘正措辭呢,旁邊的王婆婆忽然語氣不陰不陽道:“朝中官員雖不乏寒門子弟,但天下寒門何其多,能走上仕途的少之又少,仕途得意的更是鳳毛麟角,多是宦海浮沉,常年外放不說,多少官員大半生都奔波外地,乃至客死異鄉(xiāng)。”
王婆婆的見解自然是比未出閣的小娘子要深刻得多,一番話出來,俞蓮香都不知該如何去應(yīng),是愣愣附和,含含糊糊。
王婆婆面上泛笑,繼續(xù)道:“蓮香,你可曾婚配?”
“不、不曾。”王婆婆是長輩,俞蓮香也只能老老實實回答。
雖說就是兩句話的功夫,但俞蓮香莫名有些怕王婆婆,不敢再提些旁的。
好在,臺上可算是有動靜了。
有人鐘鼓齊鳴,而開封府尹也換好句芒神的衣裳,是類似牧童所穿的對襟短衫,xiong前開衫,用系帶綁著,褲腰處圍了腹圍,頭綁雙髻,手拿極為華麗,手柄用銀絲所絞的春鞭。
讓一個老頭,穿著牧童的衣衫,綁著七八歲牧童梳的雙髻,在立春的日子里,真可謂是既滑稽,又單薄寒冷。
但沒法子,所謂句芒神,就是掌管草木生長發(fā)芽的神明,通常是牧童的形象。
所以,只能委屈一個身居要職的胡子花白的重臣,穿小童的衣衫了。
隨著鐘鼓聲,只見他拿起春鞭,精瘦的身體用吃奶的勁揮舞鞭子,大喊道:“春神在此,庇佑爾等五谷豐登!”
說罷,又是一鞭。
他繼續(xù)大喝,“春神在此,庇佑爾等家宅平安!”
第三鞭。
他已盡力竭,干瘦老態(tài)的臉都憋紅了,才牟出足夠的勁繼續(xù)喊:“春神在此,庇佑爾等順?biāo)烊缫猓 ?/p>
雖然他是扮做句芒神,但底下的百姓幾乎都低下頭,虔誠地拱手許愿。
就連王婆婆也不能免俗,低頭碎碎念,向春神祈愿。
陳元娘偷偷瞄了一眼四周,很干脆的也有樣學(xué)樣,低頭祈愿。
只聽她碎碎念道:“春神在上,我是家住汴京城敦義坊三及第巷巷口進去第一家的陳家元娘,請您不要保佑錯了,希望闔家平安,弟弟高中,家里日進斗金,我能覓得如意郎君,是好的如意郎君,要家境富裕,人品好相貌佳,若是有仕途運最好,千萬不能和李家那個潑才一樣會打人,如果非要打人的話,希望是我打他……”
元娘許了超長的一串愿望,她甚至很講義氣的許愿徐承兒也覓得一個這樣的,徐家都是好人,也要平安,徐家阿翁能把新酒釀成等等。
旁邊的人大都許愿完了,她還在閉眼念。
幸虧她年輕,換做個年紀(jì)大的,念完這么長一串怕是都喘不過氣了。
辛苦許愿完,上頭鞭打春牛的人早換了。
那開封府尹雖不到致仕的年紀(jì),可也有歲數(shù)了,哪經(jīng)得起春寒,按規(guī)矩打完三鞭就立即被隨從披上沒有一絲雜毛的麝鼠皮大氅,利落退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