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婆還做了幾道,都讓她們試。
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糟雞,腌好后從酒糟里取出來,放在竹漏勺上,舀起鐵鍋里的滾水,反復澆上去,直到糟雞被燙得熱氣騰騰,肉凍化作晶瑩汁水。
咬一口,先是滿嘴酒香,之后才是認真品嘗口感不膩不柴的雞肉。
對此,元娘表現出了極大的喜愛,陳括蒼覺得一般,岑娘子十分不喜,因為她從不沾酒,甚為排斥。
至于王婆婆嘛,她既做了,自然是自己愛吃的。
這下就難以判斷了。
而且……
元娘肚子里沒油水,容易吃什么都喜歡,至少王婆婆至今沒見過有什么是元娘不愛吃的。她有時候覺得元娘這孩子機靈、一肚子小聰明不好管,有時又覺得真是上天饋贈,好養活又貼心,叫她心軟得一塌糊涂。
最后,酒糟雞只好列為待選。
這樣一連折騰了幾日,整個宅子里都是各種吃食的香味,可算是叫王婆婆定了大概的單子。
首先,沒什么金貴難做的菜式。其次,以油炸面點類為主,這東西沒什么功夫,稍微掌握好火候就成。
因鋪面大小的緣故,王婆婆打算開油餅店,而非胡餅店。
油餅店一般賣的東西少,店也小,胡餅店賣得卻很雜,店面廣起來和正店也相差無幾。
最后,要叫人知道王婆婆油餅店將開的消息。
正好也為了能試試準備的菜是否合眾人口味,王婆婆干脆把做出來的菜分給幾家鄰居嘗上一嘗,能不能把消息透出去再說,好賴這些鄰居都在她們搬家的時候送了熱茶跟吃食,人家表了善心,自家怎么也該往來一二。
這樣跑腿的事,自然是小孩子來做。
元娘分了幾家鄰居,陳括蒼恰逢學堂休假,也分了幾家,但他分的鄰居路要多走幾步。
元娘頭一遭去的便是徐承兒家,于是,除了一罐徐家阿翁自釀的蜜酒外,身邊還多了個徐承兒。官府是不允許腳店自行釀酒的,但平常人家不賣自己釀點喝也不限制,就是酒曲往往也得自制,所以常常釀得不好。
不過,徐承兒很是夸耀她阿翁的手藝。
徐家阿翁是郎中,與道士往來密切,因而學到了釀蜜酒的方子,釀出來的蜜酒可謂一絕,在近幾個巷子都頗有名聲。
她說得元娘都想嘗嘗味道了,畢竟所謂蜜酒可是用白沙蜜釀的。元娘在鄉里喝過白沙蜜,摻水飲了甜滋滋的,甜味不比往水里加糖差。
但到底沒敢,她怕阿奶會罵人,小小年紀就偷喝家里的酒,怎么想都是阿奶的逆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