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遠小民恐怕聽都沒聽過。
在王婆婆說完它們的來歷與珍貴后,陳括蒼卻說可以收。
這是孫令耀的待友之道。
“他已是收斂過了?!标惱ㄉn道。
否則,出手還不知要多豪奢。
岑娘子猶豫不決,想說些什么,倒是被王婆婆抬手制止了,她目光老辣銳利,“聽犀郎的,那是他的同窗。”
岑娘子想說犀郎還小,這樣的大事如何能讓一個小孩拿主意,可她聽王婆婆的話習慣了,這時縱使疑慮也不敢反駁。
王婆婆卻不是因為貪圖錢財,她見過比這更好的東西,商賈雖豪富,但有些好東西只有高門勛貴才享得到。
她是信陳括蒼。
雖然他年紀的確小,卻比許多成年人都頭腦清楚。
這個孫兒,雖不是八面玲瓏的圓滑善談之輩,但在人情世故上,比她兒子要懂得分寸。
許多人以為,要能言善道,會舌燦蓮花奉承人才是懂人情世故,實在是謬論。她見過的高官不勝枚舉,世伯、族叔、父親的門生,那些攀上高位的人精,就沒有不通人情的,言語間不動聲色的拿捏、權衡,才是真章。
而且,最要緊的是他身上沒有迂勁,這樣的人才最適合走科舉,進官場。
上天到底還是眷顧她們家,王婆婆心中欣慰,面上卻不顯,只拍了拍犀郎的肩,“進屋里讀書去吧,若是不夠亮堂,便多點一盞油燈,莫為了省點小錢,把眼睛熬壞了?!?/p>
陳括蒼從椅子上起來,抿嘴點頭,“是?!?/p>
他言行舉止皆是有條不紊,不慌不亂。
王婆婆看著他的背影,悄然展眉,唇角微翹。
然后,她一轉頭,元娘正蹲著,手放在平頭案上,仰頭盯著食盒,眼里是濃濃的好奇與渴望,很克制的不讓自己的手碰到盒子。
王婆婆壓下唇角,扭頭,到底忍不住噗嗤一笑,搖著頭,“想吃就吃吧?!?/p>
“這可是樊樓的糕點,別處是吃不到的。”王婆婆說著,還感嘆起來,“離了汴京這些年,許多風貌都變了,物是人非,樊樓倒是一如既往,甚至生意更好了,怕是還要建新樓呢?!?/p>
樊樓的點心……
元娘聽著王婆婆的話音,敏銳的察覺到了什么,好奇道:“阿奶你吃過許多次嗎?”
王婆婆啞然失笑,面上流露出懷念,甚至有很少能見到的自豪之色,“哈,我在閨閣的時候,每日都遣下人去買,再和叔伯家的女兒一塊點茶食之,汴京的珍饈,我吃的可比隔壁的徐老郎中多!”
這在王婆婆身上太難看見了,她素日里都板著臉,好像出生起就是嚴肅板正的。
原來,她也有年輕愛笑、貪食口腹之欲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