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蓮心里松了一口氣,是她家對不起林家,林染屢次照顧,她想起來就羞愧難當(dāng)。
柳樹村在做豆腐你知道吧?豆渣一文四斤,能當(dāng)糧食吃,和麥粉一起做成饃饃,你家老小都合適吃。
林染拿出竹籃里的兩塊面引子,今天晚飯后,我家應(yīng)該會(huì)有不少人來學(xué)做饃饃,你也去。麥粉縣里現(xiàn)在二十四文一斤,一半麥粉一半豆渣混著吃,比粟米便宜兩三文。
孫蓮眼眶一紅,嘴角哆嗦著說不出話來,就要跪下給林染磕頭。
林染做弓箭給的一兩銀子,四錢交了丁稅,加上今天的一兩,能買六十斤麥子。黃豆收了賣出去,再買麥子,混著豆渣菜蔬吃,她一家子就能挨到明年粟米收獲的時(shí)候。
林染忙攔住她:我買你魚膠買得不虧,饃饃的做法過兩天就會(huì)傳開,當(dāng)不得你這么大禮謝。
孫蓮一張溝壑縱橫的老臉上滿是淚水,哭中帶笑:好,好,我們?nèi)叶既W(xué)做饃饃。
林染和謝韻儀回到家,林春蘭和林秀菊帶著兩把馬齒莧回來:和熏肉炒著吃。
吃過林染的熏肉炒菜蔬,林春蘭和林秀菊都覺得,和粟米粥一起煮的菜,味兒太寡淡了。
面團(tuán)已經(jīng)發(fā)好,新買來的蒸籠派上了用場,林染滿意:天冷了蒸一次能吃幾天。
陶釜下同時(shí)煮粟米粥,陶盤上鋪馬齒莧,熏肉蓋在上面,加一層蒸籠一起蒸。
水開,蒸肉蒸菜的香味混著豆香麥香,勾得人下意識(shí)咽口水,林春蘭立刻覺得二百文的蒸籠不算太貴了。
后門關(guān)上,飯菜拿到屋門口去吃,林春蘭立刻夾兩片熏肉,提醒小兩口:先吃肉。
等村里孩子們聞著香味跑過來,只剩馬齒莧上還殘余熏肉特有的醇厚肉香。
謝韻儀恍然大悟,阿娘提醒她們先吃肉,原來不是因?yàn)槿庾钕炔粻C嘴。
在村里生活,自己還有得學(xué)!
林嬸嬸,你家吃的什么呀?好香。嘬手指頭的三歲小豆丁問。
林染掰一塊饃饃遞給她:一會(huì)叫你阿娘阿媽來我家學(xué)做饃饃。
小豆丁嗯嗯兩聲,啃一口饃饃,香香的不是這個(gè)味啊?
但她也不想吃馬齒莧,這幾天家里煮粥天天都放這個(gè),一股怪味兒。
大些的孩子只是來蹭蹭香味,不靠近林家門口,聽了林染的話,拔腿就往家跑。
饃饃沒吃過,肯定好吃!
她們也要喊阿娘阿媽來學(xué)。
最先到的是孫蓮一家,孫梨花提著一籃曬干的野菜,低著頭,局促的說:家里沒什么拿得出手的
林染眼睛一亮,這個(gè)和熏肉一起蒸更好吃,她滿臉笑的接過籃子:我家菜干早就吃光了,正饞這一口呢。
見林染是真喜歡,孫梨花高興得不行:過幾天我再叫秀秀給你送,謝,謝我給你賠個(gè)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