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自己個兒得著信兒的時候,東西早特么搬空了。
隨后,一次‘偶然’的機會,自己回了一趟柳條屯子,結果‘無意’中從旁人嘴里聽說了寶藏的事……
現在細細想來,怕不是,這一切都是吳家給自己設的局吧?
正常來說,蘇婉兒這個想法是站不住腳的,也正是因為這個,她一開始沒朝這個方向琢磨。
可等到事情越發離奇,蘇婉兒突然就醒悟了,自己之所以一直覺得整件事合理,問題出在了老吳家的男丁,全都死絕了這個根子上!
別管當初吳老太爺如何謀劃的,他圖的自然不會是自己這一大家子,斷子絕孫吧?
換個方向,如果老吳家沒有和眼下一樣,男丁死絕的話,那么,蘇婉兒的用處就顯現出來了。
一個老太爺買回去的妾,一個窯子里精心培養的大同婆姨,一個當年負責和綹子土匪聯絡的中間人,一個自以為偶然發現了老吳家寶藏的外人!
都不用別人催,蘇婉兒自己想,也覺得自己會忍不住到處找這個寶藏!
真到了那個時候,老一輩死光了,年輕一輩啥也不清楚,外頭如果有人惦記老吳家的寶藏,他們會盯著誰呢?
一旦這個想法冒出來,后續的很多事情,仿佛一下子就變的順理成章起來。
老太太可沒死呢,就放任自己不停的拉攏手下的人。
甚至還在明知道自己挖老吳家墻根的時候,非但不阻止,反而樂見其成。
就連老太太平日里的敲打,蘇婉兒現在想起來,也覺得那些話,怕不是在催促自己吧?
給予一些沒什么實質阻撓的壓迫感,然后讓自己加快行動的速度,從而忽略一些原本應該察覺的細節???
想到這些,蘇婉兒遍體生寒。
可當時,身處局中,蘇婉兒非但沒覺得不對,反而沾沾自喜。
到了后面,連小鬼子的間諜都參與進來了,蘇婉兒依然沒覺得有什么問題,反倒是一味尋思著借力……
現在回想起來,如果老吳家哪怕活下來一個男丁,蘇婉兒自己的價值,恐怕就體現出來了。
你連小鬼子都敢勾結,你還說你沒得著寶藏,誰信呢?
沒寶藏,你至于這么玩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