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山的路口沒村寨,爺仨索性直接算好時間,在林子邊過了一宿。
趙鐵柱哼哼唧唧,雖然提問,但也沒指望誰能回答。
畢竟類似的情況已經不是頭一回了,人家賣給你熊瞎子倉,你獵完熊回頭給人家錢就行。
至于人家咋知道啥地方有熊瞎子蹲倉的,那和你沒關系。
說句不中聽的話,哪怕人家能掐會算的,但凡沒指錯位置,都是人家的本事。
“這地方前些年,有人挖著過棒槌。”
王大炮消息靈通,知道的事情多,雖然說不清楚人家為啥大冷的天,這么厚的積雪,非要往老林子里頭鉆,但是卻能扯點旁的閑篇。
“叔兒,說說唄!”
趙鐵柱頂稀罕聽這些有的沒的,跟聽故事一個樣。
正經的,清泉縣周邊的林子里頭,很少聽說有挖到棒槌也就是野山參的。
長白山那邊多,那邊的野山參名氣也大。
挖參的老客多,規矩也多。
不過王大炮聽說這事,挖到野山參的人不是專門整這個的,純屬是運氣好。
啥時候,但凡是因為運氣好發了財的,嘮起來都比憑本事賺錢更有趣味性。
王大炮一邊講那個幸運兒,一邊科普老客們挖山參的各種規矩,趙鐵柱聽的眉飛色舞,真就是寓教于樂了。
張紅旗擱一邊,也樂呵聽著。
這玩意咋說呢,山里的各種規矩多聽聽沒壞處,指不定啥時候就使上了。
總不能到該用的時候,讓外人瞧笑話吧?
如此過了一夜,第二天一早,爺仨收拾停當帶著獵犬,直接進了林子。
一大早進林子,好處多多。
最起碼能減少在林子里過夜。
看似都是挖雪窩子升篝火啥的,可實際上不是那么簡單。
單單安全方面,就不是一回事。
按照賣熊瞎子倉那人提供的位置,得往林子深處走兩天到三天的路。
可是走到第二天晌午,張紅旗三個就發現了一個樹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