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竟然扯到了死了幾個月的吳家老太爺身上,別說張紅旗和趙鐵柱了,就連柳正骨也面露古怪。
柳正骨打聽大家閨秀出身,年歲大的婦女,可真不是胡亂猜的。
那半張名單上的字,雖然是用鋼筆寫的,但是,能瞅出來寫字的人是個女的,還得是打小就練過的。
這東西咋說呢,字體甚至寫字時某些不經意的習慣,都會暴露出許多信息。
扯開了能掰扯大半天,只說結果,在柳正骨這種行家里手眼中,單憑那張名單上的字,就能夠判斷出寫字人的基本情況。
年紀大,女性,自小被家里請了水平很高的先生專門習字,對了,那時候用的應該是毛筆。
這些條件綜合在一起,肯定不會是普通小門小戶出身!
在解放前甚至趕走小鬼子之前,也只有所謂的大家閨秀,才會有機會從小由名家指導,開蒙認字寫字。
“不對。”
柳正骨搖搖頭,“按照老吳家那老王八的年齡算,即便他老婆還活著,也對不上。
他老婆我記得,年歲上比他長了三歲。
眼下,怕是寫不出那么多,那么規矩的字了。”
愣子撓了撓頭,一攤手:“那就沒人了,咱這地界,哪來的大家閨秀吶!”
別說北林鄉了,清泉縣的人,大多都是后來的移民,往上數個三四代,哪有本地人吶?
最早的一批,也是闖關東來的。
誰家大家閨秀,能闖關東呢!
要說身邊有南方口音的,離最近的,除了年輕的知青們,也就是當初被老吳家坑慘了那些人了。
可那些人全是練拳的,怕是捏不穩筆桿子。
龍婆婆這來往的人確實雜,可再雜,那也是信跳大神請大仙這一套的。
真有南方來的,估摸不一定信。
事情好像一下子僵在這了,還不如一開始就想法子找那個送信的半大小子呢。
結果龍婆婆低著頭念念叨叨,突然抬頭:“老柳啊,你指不定是琢磨岔了。
可不一定,只有大戶人家的小姐才會打小練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