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太早就想好了,拖。
是賣工作的,必然是要回城的知青。
回城這玩意咋說吶,你申請下來,時間可就不等人了。
要賣工作,中間這個時間差可不算充裕。
一般來說,眼下尤其是建設兵團的知青,但凡申請回城,基本都會通過。
在申請之前,就把工作和買家溝通好。
申請和賣工作這兩件事是幾乎同步進行的。
如果中間出了岔子,一時半會找不到合適的其他買家,很有可能工作就鬧沒了!
這玩意操作起來有點復雜,所以不管是賣家還是買家,都相當的謹慎。
買工作的人,也擔心賣家耍詐呢,萬一賣給好幾個人,收了錢人家回城了,天南地北的,去哪找吶?
當然,這都是極其少見的情況,但四五百塊錢放在眼下這個年代,絕對算得上一筆巨款了,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李老太打的主意,就是整個時間差。
她也不是想賴賬,這玩意,買家不好賴賬的,你不給錢,人家拼著工作真就浪費了,指定也不會讓你得了去!
李老太的想法,先談攏價格,釣著賣工作的人,等到最后付錢的時候,說出用金鐲子或者其他玩意頂賬的事。
至于說,這事究竟誰吃虧誰占便宜,還真就難判斷。
說不定,李老太拿出來的寶貝,比談好的價格更高。
這種情況下,就該對面糾結了。
但凡拖到最后關頭,對面大概率會捏著鼻子答應下來。
雖然眼下這年頭,出手一件金首飾是帶著點風險的,可總比瞎折騰強,更何況,還有可能多賺一點。
要說對人心的把握,李老太真就不簡單。
讓李老太鬧心的是,她害怕王翠翠從根子上就是在騙她。
最壞的結果,自己被騙,金首飾和工作全都沒了。
最好的結果,自己浪費一倆月的時間。
這特么的,在李老太看來,真就是風險太高了。
心里惦記著這事,又趕上死活勸不動周彩蓮,非要給小孫子起名叫曹念祖,李老太那臉,拉的跟長白山似得,黑的跟鍋底灰一個樣。
跟著衛生員一塊幫忙給周彩蓮接生的這些老嬸子們,自然是啥都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