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林程遠的事,張紅旗一句都沒敢多提。
畢竟他這個為人,不是能在老丈人背后嚼舌根的選手。
你要說換成趙鐵柱,高低得親自給林程遠寫封信,多少都得整兩句。
反倒是,張紅旗提醒林彩英,要不,咱給你爹寄過去點全國糧票啥的,畢竟看他信里寫那情況,條件挺艱苦。
林彩英十分干脆的拒絕了!
都娶上老婆了,再艱苦能艱苦到哪去啊!
另一邊,李老太一直沒見著林彩英的人,慢慢也琢磨過來味了。
老三閨女兩口子,怕是壓根就沒替自己捎信兒!
大閨女二閨女都帶著姑爺來了,李老太也沒法再折騰,只能暫時忍著。
結了婚,好些個事情更容易說通。
還就不信了,她一個城里丫頭,臉皮薄,真能給自己這個當奶的撇干凈?
這年月,要擱誰家長住,大多會提前準備好口糧帶上。
再加上李老太平時就沒少劃拉三個姑爺,所以張紅旗的大姑二姑她們回娘家,沒少帶糧食。
兩個姑父也沒太多意見,反正擱哪貓冬都是貓,吃虧不吃虧的,也不在乎多這一回,正經的,大侄子結婚是大事,不敢耽誤。
畢竟頭前兒三個姑姑回家的時候,張紅旗都給塞了不老少肉食帶上。
李老太精挑細選出來的姑爺們,都格外的老實厚道,全都惦記著張紅旗的好呢。
不管咋說,反正是見著糧食了,這也算是整個冬天,李老太難得的順心事了。
畢竟能多劃拉點糧食,擱誰不樂意啊。
就是這段日子,李老太瞅著小兒媳婦,多多少少又有點不對勁了。
雖說頭前沒跟著去二道溝,可張旺財和吳勝利倆人回來,可是把人家龍婆婆說的話,原原本本都跟家里學了的。
三個閨女難得湊這么齊,還都樂呵的,李老太雖然覺著時機不算成熟,可錯過了這個當口,張紅旗那白眼狼一結完婚,仨閨女肯定都得回自個兒家去。
于是就把張敏敏姐仨給叫到跟前,唱念俱佳的把周彩蓮的事給說了說。
李老太的說法,小兒媳婦指不定是嚇散了魂,或者是沖撞了啥,要不然,也不能鬧著非要讓肚子里那個孩子生下來,叫曹念祖。
“你們仨說說,這不是妥妥拿屎盆子往自己個兒腦門上扣嗎?
外人知道了,好說不好聽吶!
我和你們爹俺倆,年齡大了,也沒幾年好活的,啥名聲不名聲的,跟俺倆能有多少關系吶。
可你們是那孩子的親姑姑,今后人家提起來這檔子事,你們不憑白被連累名聲嘛。”
大閨女張桃枝和二閨女張春蝶,全都是第一次聽說這事。
當即姐倆就愣住了,這究竟是唱的哪一出呢?
張敏敏是早就聽李老太掰扯過這些話,她總覺得,周彩蓮帶著兒子躲到縣城去,后來又出那么大的事,肯定是有啥說法的。
加上一家子全都背著她,整個事都不清不楚,所以當時李老太在她跟前念叨的時候,張敏敏壓根就沒接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