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一雪被猛地丟進一間牢房中,險些沒站穩。
沒過多久,一眾人的腳步聲漸近。
牢房是用大碗粗細的圓木頭圍出的一個狹小空間。
他透過圓木間隙望去,就見縣太爺和兩位獄卒在他這間牢房前駐足。
縣令手中盤著串翡翠手捻,居高臨下地打量他一番,說:“牢房,只怕不合心意吧?”
裴一雪緘默。
牢房外的人繼續道:“辱罵朝廷命官,擾亂公堂乃為大罪。但本官也并非小氣之人,你們若愿意好好賠個罪,本官便也大人不記小人過。
你說是與不是?何苦受這牢獄之災了。”
縣令要的賠罪,乃是要錢。
他們三個人,一人需拿出兩百兩銀子來賠罪。
三個人,整整六百兩。
一個縣令一年的俸祿才九十兩,還真敢獅子大開口。
裴一雪自是拒絕,第一次談判以失敗告終。
縣令走后不久,又來了人。
是李氏。
她本是打著商量勸說的名義來探監,此時看到牢房的環境,變成了由衷地勸說。
民不與官斗,她不想讓裴一雪受這個苦,想直接給縣令錢換他們出去。
六百兩不是小數目,但他們拿得出。
裴一雪并不贊同。
伸手要錢這種事,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和無數次。
便只讓李氏他們去搜尋驢販子買亢奮藥物的證據,不必管他。
就這樣過了兩天。
第三天午間,裴一雪正百無聊賴地用床上稻草扎著小稻草人,忽地聽到兩個人的腳步聲朝這邊而來。
瞥到謝玉書,他連忙把稻草人埋進稻草里,隨后又扯下兩縷鬢發,好讓自己看起來盡可能慘一些。
當那人提著食盒來到牢房外。
他當即虛弱地咳了幾聲,柔聲道:“阿書,你來了?”
縣令為了更好地施展威壓,允許探監商量,但牢門一直都不讓獄卒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