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坐下來,不慌不忙地道:“挺順利,如果按照假賬來看,皇上一天就要吃掉十幾斤的燕窩。上清院一年就燒掉大周朝六成的稅銀,這筆賬送到皇上那里,皇上也絕不肯認,尤其是這些年朝廷下發的各種賞賜、賑災銀、軍餉都在縮水,太醫院還敢這樣作為,文臣的奏折也都堆滿了內閣。”
董夫人沒想到會這樣簡單。“馮閣老那邊就沒阻攔?那賬目是你查到的?”
宣王早了一步,然后將賬目妥善交給他,他擔著辦差的名聲。這樣一來就名正言順,董昭道:“是宣王辦的。”
董夫人一臉怪不得的神情,“宣王回京之后還沒來府中吧?你們兩個不是向來喜歡湊在一起說話。”董夫人邊說邊看著兒子的神情。
董昭道:“母親不用管這些,現在皇上忌憚宣王,明著少些往來是好事。”
董夫人覺得也是這個理。撇開這件事不說,“你可知前翰林院掌院學士陳世元?出自先皇后母家旁支。昨日我去陳家做客看到她家的三小姐,長得水蔥般的人才,精絕書畫,還做得一手的好女紅……”
董昭聽著皺起眉頭來,“娘,我的事你先放下。”
董夫人這次不能由著兒子胡來,“怎么能放下?你都多大年紀了,京中你這般子弟都已經成了親,”說著頓了頓直言不諱,“你的心思我知道,楊大小姐真的不合適,就算族里肯答應這門親事,將來你要讓她如何?接著行醫治病?嫁了人就要聽夫家的安排,豈能在外拋頭露面讓人笑話?”
“我寧愿收她為義女,她成親時置辦一筆豐厚的嫁妝送給她……”
“母親,”董昭臉上已見怒氣,“虧母親能說得出口,母親以為這樣算什么?施舍?楊大小姐不但不會收嫁妝,連您這個‘母親’也不會認。”
董夫人聽著眼睛一沉,“我養你這么多年,你會擠兌我了,我是為了你著想,你別忘了,董家不光只有你這位世子爺,還有那么多長輩在旁邊看著。”董夫人說著站起身,激動之下眼前一陣發黑。
董昭忙上前幾步攙扶。
董夫人強忍著不適,“那……行醫治病……豈是一朝一夕的事,你父親就要歸京了,到時候你如何交代?”
皇上召父親進京商議邊疆戰事,算一算就這幾日也該到京中了,董昭道:“母親不用著急,到時候我和父親自然有話說。”
董夫人只覺得耳邊嗡嗡作響,只能搖頭看著兒子。
……
常家一整夜都是燈火通明,常大老爺坐立難安,在常老夫人面前走來走去。
“本來已經是要審結的案子,放出來的下人卻又被抓了進去,童應甫一股腦將所有事都說了,我們家這下子要如何脫身?”
常老夫人抬起眼睛,聲音帶著譏誚,“我早已經讓人上下打點,就算審也牽連不到老爺身上,老爺不用著急。”
這些年只要出了事,就要常老夫人安排打點。
常大老爺不禁羞臊,“這么大的事,我豈能不著急。”
話剛說到這里,門上的管事小跑著來回話,“去順天府打聽消息的人回來了。”
常家托人去順天府問個情形,沒想到打聽到現在才來。
常大老爺起身出去,不一會兒功夫就臉色鐵青如同撞鬼了般進門,跨門檻時,被絆了一下差點就摔了個趔趄。
常老夫人皺起眉頭,“怎么了?”
常大老爺看看旁邊端茶上來的大太太,“下人說,是聽了太太的吩咐動手殺的楊家少爺,供詞已經簽字畫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