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郡太守羊衜沒有固守治所奉高,反而跑到平陽來死守,這讓李克用有些出乎預料。
秋陽照耀之下,李克用策馬揚鞭,帶領了史敬思、曹劌、李進等人來到城下刺探情報,只見這平陽城墻高約五丈左右,方圓約莫二十余里,城頭上旌旗招展,甲胄森然。
“嘶……區區一個泰山郡竟然集中了這么多的兵力?”
李克用蹙眉倒吸一口冷氣,看城墻上光穿著甲胄的守軍至少有四五千,做游俠兒打扮的約莫能有三千左右,另外還有七八千精壯百姓,俱都手持鐮刀、鋤頭等農具,一臉視死如歸的表情。
自古攻城者“三倍圍之,五倍攻之,十倍拔之”,平陽城下的唐軍與魏軍加起來已經不足五萬人,面對著城墻上超過一萬五千人的軍民,正常情況下至少十天左右才能破城。
當然,如果軍中有李元霸、李存孝這種萬夫莫敵的猛將助陣,那就另當別論了。如果李元霸在此,提著一雙擂鼓甕金錘砸開城門,大軍一哄而入,怕是半天的時間就能拿下平陽。如果沒有正面抗衡的武將,清兵能力天下!”
史敬思手中鳳凰戟舞起一團寒光,一臉鄙夷之色:“你若能在我手底下支撐過十個回合,便算你是英雄好漢,我史敬思向你賠禮道歉!”
城墻上的漢軍雖然聽不清這些敵人說得什么,但看情形似乎起了沖突,兩員大將劍拔弩張,四目相對,似乎隨時就要打起來的樣子,不由得大笑著起哄:“快打啊快打,看哪個龜兒子先認慫?”
曹劌急忙策馬向前阻止道:“兩位將軍息怒,大敵當前,安能起了內訌讓敵人看熱鬧?兩位如果精力旺盛的無處發泄,那就比試看看誰殺的漢軍更多吧?”
李進忿忿的道:“我不恥與這種自以為是的家伙并肩作戰,請分給我一支兵馬去攻打奉高,三日之內誓要破城,讓你們唐人看看魏國大將的本事?!?/p>
李進的話提醒了李克用,接過話茬道:“李將軍好氣魄,你看這樣如何?你與曹劌將軍率本部人馬去攻打奉高,我與史敬思攻打平陽,先破城池者為勝。若你贏了,讓史敬思將軍向你賠禮道歉,攻破平陽活捉了蔡貞姬之后一并送給李將軍,讓你一嘗所愿!”
“一言為定!”
李進不等曹劌說話就一口答應了下來,徑自策馬返回本部大營點起兵馬殺奔泰山郡治所奉高而去。曹劌也想躲得李克用遠一點,免得和屠城沾上了關系,當下也不阻攔,與李進一塊率部殺奔泰山而去。
從平陽縣城到泰山郡不過一百四十里路,曹軍星夜兼程,于次日傍晚抵達了奉高城外。經過斥候提前刺探,得知城內尚有三千守軍,以及四千多精壯百姓協助守城,論實力的確不如平陽縣雄厚。
曹劌吩咐全體將士在城外安營扎寨,休息一夜,養精蓄銳,明日清晨五更做飯,吃飽喝足之后全力攻城,爭取一鼓作氣拿下泰山郡。反正目前唐魏之間已經達成了默契,誰攻占的地盤就算誰的疆域,能夠拿下泰山郡的治所說起來也算是大功一樁。
次日天色剛剛拂曉,兩萬魏軍便踩著沾滿了露珠的雜草,頭頂著盾牌,手提大刀,扛著云梯,推著沖城車與云梯,吶喊咆哮著,漫山遍野的朝泰山城下席卷而來。
“殺啊!”
戰斗很快打響,曹劌親自擊鼓助戰,李進策馬提槍,身先士卒的率部沖鋒。
由于城頭上的守軍人數有限,而且其中一半沒有弓弩,而百姓們更是只能靠滾石、擂木阻擋魏軍的進攻,很快就被魏軍渡過護城河,將云梯搭在城墻上,由先登死士扛著盾牌發起了強攻。
一個時辰的激戰下來,魏軍搭上了千余條性命,眼看著先登死士在李進的帶領下就要攀上城墻,忽然北面馬蹄聲大作,塵土飛揚,人喊馬嘶之聲愈來愈近。
不用曹劌派人刺探,就有斥候快馬送來情報:“啟稟將軍,北面發現了一支約莫兩三萬人的漢軍隊伍,為首大旗寫著‘冉’字!”
“嘶……真是不走運,眼看就要拿下泰山郡,卻被漢軍援兵趕到,前功盡棄也!”
曹劌唉聲嘆氣,搖頭不止,“這普天之下姓冉的不多,十有八九就是以叛賊身份降漢的冉閔。此人驍勇善戰,我大魏僅賈復、荊布二人能敵,不可與之爭鋒,速速鳴金收兵!”
眼看就要登上泰山城墻,忽聽身后響起鳴金收兵的聲音,李進一臉不甘心的策馬來詢問曹劌:“眼看泰山郡即將告破,曹將軍為何鳴金收兵?”
曹劌道:“北面塵土大起,漢軍援兵已至,況且是由冉閔統率而來,斷然不可與之爭鋒,速速撤退!”
李進以長槍戳地,義憤填膺的道:“縱然李存孝、文成都在此,亦不足為懼,更何況區區一個冉閔?不必退兵,既然冉閔送人頭上門,我便去砍了獻給陛下,也讓天下人知道我李進的大名!”
當年冉閔雄踞北方,憑借著一幫黑山軍還能和曹操對峙了好幾年,最后還是曹操親自率大軍征討方才剿滅了冉閔,合四靈大將之力再加上曹寧都沒能留住冉閔,反而讓曹寧喪生在冉閔的雙刃矛之下,因此魏國的文武對于冉閔都有種本能的恐懼,而曹劌也不例外,費盡了唇舌力勸李進退兵。
“李將軍,冉閔久經沙場,驍勇善戰,非陛下親自征討,不能勝之。更何況現在率領的是漢軍精銳,更有徐盛、魏無忌輔佐,非你我所能爭鋒,不如速速撤退!”
但才加入曹魏兩年的李進卻對于冉閔一臉不屑,不以為然的道:“曹將軍要退便退,我自率本部人馬前往迎戰!”
李進話音未落,親自率領本部人馬列隊向北迎戰冉閔而去,曹劌唯恐李進有失,只能率領本部人馬尾隨其后,見機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