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齊一臉不解的問道:“若是書信被篡改了,敵軍并非五千而是五萬的話,廖化將軍率一萬人迎戰,以寡敵眾,豈不是會陷入全軍覆沒的險境?此舉怕是不妥吧!”
王猛撫須微笑:“這點老臣自然知道,我這是一石二鳥之計,既可以抓住武后謀害儲君,通敵叛國的證據;又可以引誘魏軍去包圍廖化,而老臣再集結僧兵、道兵尾隨其后,給魏軍來一個反包圍,與廖化內外夾攻,必可大破魏軍。”
劉齊聽完王猛的計劃頓時拜服在地:“岳丈足智多謀,見機行事,小婿受教了!”
王猛又道:“孟珙臨行之時就不愿意攜帶楊繼周、趙文卓兩個少年隨軍,恨不得找個機會把二人攆回來,又豈會命二人送了書信便火速返回?此二人必然在家,賢婿可派人去楊、趙府上詢問,攜帶他們一起出城,讓這兩個少年喬扮成你引誘魏軍來攻,我卻率部隨后接應,爭取內外夾攻,一舉殲滅來犯之敵。”
劉齊拱手道:“岳丈大人,既然你已經算無遺策,小婿覺得不必和廖化將軍分道揚鑣,我陪著他一塊向東尋找魏軍便是。如此,既可以讓武后更加相信小婿中了圈套,也更有把握引誘樂義上鉤……而且,這樣也會讓小婿立下點功勞,在滿朝文武面前揚眉吐氣。”
王猛沉吟道:“賢婿乃是國之儲君,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怕是會動搖軍心,弄巧成拙啊?”
劉齊抱拳道:“岳丈請放心,小婿的武藝雖然不及無忌,但也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尋常的校尉現在要贏我也不容易。我把金臺師傅帶上保護左右,而岳丈帶著僧兵、道兵隨后呼應,絕不會有失!”
王猛知道金臺拳腳了得,在不動兵器的情況下幾乎可以打遍整個金陵城,有他護衛左右應該可以確保安全,當即頷首答應了下來:“好……賢婿勇氣可嘉,老臣便相信你的能力,這次一定能夠有所建樹,在群臣面前揚眉吐氣。”
王猛馬上派人召廖化、金臺、李元芳、展昭四人前來府上密商計劃,只說有人修改書信誆騙太子,并通敵叛國,企圖出賣金陵。卻不說嫌疑人是武皇后,以免這四人打了退堂鼓。
聽完劉齊和王猛所說,又看過被修改的書信,廖化等四人不由得義憤填膺,俱都破口大罵:“何人如此大膽,竟敢謀害儲君,置國家安危于不顧?我等愿以王丞相馬首是瞻,把這個躲在暗處的賣國賊揪出來,并引誘魏軍上鉤,內外夾攻,一舉殲滅。”
王猛又對廖化、金臺二人道:“我本想讓太子出城之后便和大軍分道揚鑣,以免遇見魏軍之后發生危險,可太子卻堅持要隨軍一起出征,以壯軍威。請兩位在途中多多照顧太子,護衛他的周全。”
劉齊朝眾人抱拳道:“父皇常說天子御敵于國門之外,如今魏軍已經殺上門來,孤身為太子豈能躲在暗處畏縮不前?我雖然不能像無忌那樣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但隨軍壓陣,擂鼓助威卻是能做到的。這次無論如何孤都要親自出陣,若戰死沙場,亦無怨無悔!”
聽了劉齊的話,眾人不由得肅然起敬,齊刷刷的道:“太子請放心,我等愿護衛左右,不讓殿下損傷半根毫發!”
金臺更是拍著xiong膛道:“太子有此等勇氣,乃是大漢之福,我這個做師傅的也是倍感欣慰。若魏軍想要傷害你一根毫發,也必須從我的尸體上踏過!”
商議一番之后,王猛決定讓廖化、金臺、展昭三人率領一萬禁軍,并摻雜三百錦衣衛大張旗鼓的出城。又命李元芳在四門增派錦衣衛盯緊所有的出城人員,核查身份,稍有可疑便派人悄悄追蹤,爭取來個人贓并獲,再依計行事。
一行人正要出門,得到召喚的楊繼周、趙文卓如約而至,告訴王猛書信交給了劉恪,讓王猛更加確信自己的判斷,此事十有八九是武后背后指示,能否扳倒她就在此一舉了。
廖化點起一萬禁軍,簇擁著太子劉齊,帶著展昭、金臺以及趙文卓、楊繼周兩個少年,連夜從東門離開了金陵城,火把齊明,浩浩蕩蕩的向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