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王儉城之后衛(wèi)青、白起繼續(xù)率領三十萬大軍北上,陸遜則主動要求留下來治理地方,安撫百姓。
衛(wèi)青欣然從之,留下陸抗、丁奉率五萬將士在陸遜手下聽候調(diào)遣,協(xié)助陸遜清剿唐國殘余勢力,鎮(zhèn)壓叛亂,保障地方安寧。
陸遜是個聰明人,唐魏滅亡在即,整個大漢帝國擁有兩百多萬將士,裁軍勢在必行。到那時統(tǒng)率大軍的衛(wèi)青、公孫齊交出兵權在所難免,而自己留下來坐鎮(zhèn)高麗半島的中央,有極大的可能被任命為半島的最高軍事長官,成為權傾一方的實權將領。
戰(zhàn)爭時期,武將的地位可以凌駕于文官之上,但在和平年代,只有虛職的武將除了練練兵發(fā)發(fā)老牢騷之外再也無事可做,比起文官地位差了一大截;只有手握兵權才能擁有足夠的話語權,才能成為江東陸氏乃至整個江東士族的領袖。
衛(wèi)青、白起率大軍離開王儉城之后陸遜一面分兵清剿唐國殘余勢力,一面向各郡縣委任官吏,如此一來即便朝廷任命新刺史赴任,手握兵權的陸遜也可以將之架空,成為高麗半島的實際掌權者。
三十多萬漢軍旌旗招展,浩浩蕩蕩,一路北上,所到之處唐國官吏望風而降,大軍所向披靡,不過半月的功夫便兵臨遼東,距離唐國改遷的國都襄平只剩下五百里路程。
漢軍抵達丸都之后兵分兩路,衛(wèi)青率領十五萬人向西攻掠襄平,迫降以長孫無垢為首的唐國殘余勢力,而白起則率領剩下的兵馬繼續(xù)北上,討伐努爾哈赤、玄燁率領的烏桓殘余勢力,以及扶余、高句麗等部落。
衛(wèi)青命李存孝、太史慈為先鋒,率三萬騎兵當先,一路風馳電掣,浩浩蕩蕩的殺奔襄平,并提前派出使者前往襄平城勸降,希望長孫無垢識時務者為俊杰,能夠主動開門投降。
不等漢軍使者抵達襄平,唐國的斥候就把漢軍進入遼東的消息飛報給長孫無垢:“啟奏皇后,漢軍一路披靡,目前已經(jīng)到了丸都,由李存孝率領的前鋒騎兵距離襄平已經(jīng)只剩四百里路程!”
李元霸之死讓唐國上下士氣喪盡,所有人都明白大廈將傾已非人力所能挽回,此刻得知漢軍鐵騎席卷而來,藺相如、李鴻章等人俱都垂頭喪氣的道:“陛下死后我唐國大勢已去,漢軍一路席卷而來,襄平城內(nèi)不過一萬多將士,再繼續(xù)堅持下去猶如螳臂當車,不如打開城門投降了吧?”
“不能投降!”
長孫無垢憤怒的拍案而起,咬牙切齒的道:“食君之祿當報君恩,如果大唐要滅亡了,你們就應該為大唐陪葬,而不是貪生怕死,屈膝求饒,你們這樣做對的住兩位大唐皇帝的信任么?”
李鴻章、藺相如等人俱都一臉為難的道:“皇后娘娘,并非吾等貪生怕死,只是再頑抗下去又有什么意義?不如茍且性命,為保住大唐民族略盡綿薄之力,就算唐國滅亡了也不能讓唐人滅族了??!”
“慶忌何在?”長孫無垢拍案叱喝,“把這幾個貪生怕死,蠱惑軍心的家伙抓起來!”
長孫無垢的聲音有些歇斯底,一雙眸子如瘋似狂,在她這一生中最恨兩個男人,一個是李世民,另外一個便是劉辯,長孫無垢寧死也不肯向劉辯投降。已經(jīng)被劉辯侮辱了一次,長孫無垢決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再發(fā)生、藺相如、秦檜等主張投降的文官抓了起來,并下在了大獄。
丘神機向長孫無垢建議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元霸已經(jīng)駕崩半月有余,是時候冊立太子登基稱帝了。就算我們唐國明天要滅亡,也絕不能沒有君主!”
“準奏!”
長孫無垢欣然從之,并命丘神機、黃喜善、崔振等文官主持儀式,于晌午擁立不滿一周歲的兒子李二霸登基稱帝,改國號貞觀,長孫無垢則遷為太后。
襁褓中的李二霸晌午剛剛做了皇帝,慶忌等武將下午則慫恿長孫無垢登基稱帝:“太后娘娘,陛下年幼,不能處理政事,不如太后娘娘登基稱帝,做千古、藺相如等人下在了大獄,另候發(fā)落。
經(jīng)過了一上午的準備,在秦檜的主持下長孫無垢身穿龍袍,頭戴帝王冕,坐在龍椅上接受幾十個唐國文武官員的參拜,就此登基稱帝,改國號為“韓”,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