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不停的噴發,大小不一的巖石從天而降,砸死了數以十萬計的將士,雙方早就停止了廝殺,各自抱頭逃命,漢軍向東撤離,羅馬軍則與安息軍向西逃竄。
阿喀琉斯的陣亡讓亞歷山大既悲痛又惋惜,率領著巴比倫方陣向前推進,企圖與吳起的漢武卒一決勝負,只要能生擒了吳起,那么這場大戰就可以逆轉
沒想到雙方即將短兵相接,卻突然間天崩地裂,火紅的巖漿從象牙山的峰頂噴上九霄,猶如煙花一般絢爛,大大小小的巖石滾滾而落,砸的士兵哭爹喊娘,抱頭鼠竄,死者不計其數。
亞歷山大急忙下令全軍向西撤退,火速從象牙山腳下撤離,只是剛剛向西走了三四里路程,便遇上了一股兇猛的巖漿,好似瀑布一般噴shele出來,其威力之強大,似乎足以毀滅天地。
“上帝啊,莫非上天要滅亡我們偉大的巴比倫么?”亞歷山大目瞪口呆,只能閉上眼睛向上帝祈禱。
如果是雨點般的巖石還能躲避遮擋,可這股巖漿來的太兇猛,猶如瀑布一般遮蓋了頭頂,根本無處可逃,無處可避。亞歷山大及他身后的數萬將士,只有死路一條。
“轟轟轟……”
瀑布般的巖漿毫不留情的落下,將亞歷山大及身后的巴比倫方陣完全淹沒,數萬安息將士頃刻之間葬身火海,甚至連慘叫都來不及發出。偉大的亞歷山大大帝就此埋葬在巖石之中,長眠于地下。
洶涌的巖漿繼續不斷的噴發出來,好似河水一般奔騰流淌,吞噬著剛剛途徑這一片地帶的安息士兵與羅馬士兵,巖漿所到之處,盡皆化為灰燼,一個活口不留。
比起遭遇了瀑布巖漿的西方軍隊,漢軍的處境要好得多,因為向東可以直接逃離火山腳下,而不用像羅馬人與安息人那樣順著山脈向西或者西北逃竄。因此漢軍越走頭頂上的巖石越來越稀疏,傷亡量要遠遠低于西方聯軍。
無數羅馬人與安息人畏懼于洶涌的火山,只能跟著漢人向東逃竄,并繳械求饒。畢竟螻蟻尚且貪生,與其葬身火海之中,還不如試著向漢人求饒。
火光沖天,巖石猶如雨點一般從天而降,千軍萬馬之中只有一人在奮勇廝殺,死戰不退,冒著流星雨不停地刺殺敵軍,此人便是楊七郎。
楊七郎冒著滾滾降落的巖石沖殺了一陣,竟然手刃了兩百余人,亂軍之中與耿弇狹路相逢,手起槍落刺于馬下,來不及割了首級便被一波隕石掩埋。
刺死了耿弇之后楊七郎意猶未盡,繼續冒著石雨尋找敵軍武將,一番尋覓之后撞上倉惶逃命的皮塞羅,再次一槍刺于馬下。
正要準備撤退,一顆圓盤般大小的巖石砸在楊七郎的背部,登時火辣辣的疼痛,幾乎將楊七郎背部烤熟了一大片,發出皮肉焦糊的味道。
楊七郎咬緊牙關忍著劇痛,從地上挑起一面盾牌扛在頭頂,伏在馬背上跟隨向東撤退的漢軍逃離火山腳下,逐漸將巖漿遠遠拋在身后,從鬼門關逃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