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還未搭話,忽然守衛城門的校尉匆匆前來稟報:“啟奏大王,有個自稱寇準的大漢使者此刻正在城門外求見。”
項羽坦然坐在虎皮座椅上,平靜的道:“讓相父出城迎接漢使吧,大勢已去,我項羽是時候為大夏的百姓與將士們謀一條出路了,我不能拖著百萬子民為我陪葬。”
大夏國相呂望滿面愁容的出門迎接寇準,百萬漢軍壓境,大勢已去,已非人力所能回天,縱然呂望足智多謀卻也束手無策。有心勸項羽歸降,保全性命和大夏國,卻也知道項羽性格倔強,只怕寧死也不會投降,只好閉門不出,隨波逐流。
呂望與寇準在木鹿城東門相見,寒暄施禮完畢后策馬在前面引路,帶著寇準一行直奔大夏王宮,直奔霸王殿拜謁大夏國王項羽。
“在下大漢兵部郎中、參軍寇準拜見大夏項王!”寇準來到霸王殿之后鞠躬施禮,態度謙恭。
項羽背靠著虎皮座椅,連正眼都沒有看寇準,肅聲道:“你且站到一旁,聽我與虞妃及相父把話說完。”
呂望臉色凝重的向前一步,拱手道:“請大王直管吩咐,若老臣力所能及,萬死不辭!”
項羽面無表情的微微頷首:“相父一定能夠做到,木鹿城中的兵馬只剩下六七萬,而東有岳飛三十萬雄師大兵壓境,南有吳啟五十萬重兵虎視眈眈,大夏已經無力抗衡。再抵抗下去也是徒增傷亡,所以孤決定讓你開門投降,保全大夏將士以及百姓的性命!”
寇準聞言喜不自禁,沒想到自己還未開口項羽竟然主動投降,真是白撿了一樁大功,急忙上前一步道:“大王盡管放心,寇準臨行之前岳帥早有吩咐,若項王愿意化干戈為玉帛,絕不傷害大夏一兵一卒,絕不動百姓的一針一線。”
雖然呂望知道大夏已經別無選擇,可是當這話從目空一切的項王嘴里說出來的時候還是一陣耳暈目眩,登時熱淚盈眶,哽咽道:“大王的心思老臣理解,老臣一定不負大王所托,竭力保全大夏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
虞姬也是悲喜交集,涕淚橫流:“大王,你終于看開了?”
“哈哈……”項羽忽然放聲大笑,聲震大堂,直震的在座眾人耳膜嗡嗡作響。
就在眾人不解之時,項羽忽然拍案而起:“孤只是說讓相父帶著大夏的將士開門投降,保全大夏的子民,但并沒有說孤要投降。”
寇準一臉不解之色,拱手問道:“大王此話何意?大夏的將士們歸順大漢,豈不就代表大漢歸順?”
項羽雙眼圓睜,目光炯炯,聲音猶如雷霆,叱喝道:“漢使你聽好了,孤只是說讓相父率軍民投降,但孤卻寧死不降。待岳飛大軍兵臨城下之時,孤會單戟匹馬殺出去拼個玉石俱焚,殺到只剩下最后一滴血時便作罷!大夏國王可以降漢,但我項羽卻寧死不能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