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劉辯的要求,整個金陵城中有資格投票的官員,包括從三品在內,大約有四十多人符合投票條件。
劉辯知道武如意背后站著龐大的江東士族,在九部或者各州做官的不在少數,如果把條件放寬到五品以上,即便有自己的支持,也不見得甄宓能夠穩操勝券,所以劉辯就把資格線卡在了“從三品”向上。江東做官的雖多,但真做到從三品向上的卻是沒有幾個,這樣將會大幅削弱江東士族對武如意的支持。
而且劉辯這樣選皇后堪稱前無古人,不能說絕對公平,譬如劉辯很賴皮的給自己和老娘規定了一票抵五票。但比起一言九鼎,乾坤獨斷,一句話就定了皇后人選的皇帝開明了不知多少倍,至少武如意和甄宓都有機會,誰贏誰輸那就看自己的人脈與聲望了。
至于各地的封疆大吏與軍團主將,劉辯思前想后還是決定不讓他們參與進來。各州刺史都是外放的官員,就算級別再高,也不應該參與進中央的決策層之中,否則立個皇后都要征求地方官員的意見,朝廷威嚴何在?
至于各軍團的主將,目前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大戰在即,更是不能讓他們分神。因此經過劉辯親自審核,擁有投票資格的大臣共計四十二人,后宮嬪妃包括武如意、甄宓在內,共有十五人。再加上劉辯與何太后各自五票,總票數為六十七票,這樣一來無論如何都會分出高低。
次日早朝,當劉辯公布了投票人選以及規則之后,左丞相荀彧立即站出來提出建議:“陛下,臣認為應該匿名投票,這樣才能讓諸位同僚沒有后顧之憂。”
劉辯其實很想借這個機會摸摸朝堂中究竟有多少人支持武如意,但劉辯也知道如果實名投票的話,這些官員肯定會顧及自己這個皇帝的態度,從而被迫選擇武如意。畢竟自己現在就差公開表態支持甄宓做皇后了,這些當朝大員不可能都像魏徵那么耿直,在個人利益面前他們肯定會吸取魏徵的教訓,被迫改變他們的初衷。
這樣雖然可以大幅增加甄宓問鼎皇后寶座的幾率,但也將會讓這次投票的公平性大打折扣,不利于劉辯樹立自己大公無私的形象。而且也讓劉辯無法摸到這些臣子的態度,到底有多少人支持武如意,有多少對自己惟命是從?
“荀卿所言極是,朕準你所請!”劉辯不假思索的答應了荀彧的請求,“明日就是新年,諸位臣子放假三日,回家團聚,三年之后眾臣齊聚太極殿,票選皇后,勝者擇日舉行立后大典。”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武百官山呼萬歲,一起鞠躬謝恩。等皇帝從后門退出太極殿之后,方才各自散去,回家準備過年去了。
因為這次的立后之事,讓整個乾陽宮都處在了浮躁之中,一連三天的時間,太監、宮女們議論的不是怎么過年,而是誰更有可能登上皇后寶座,執掌六宮?
“我覺得德妃娘娘勝算更大,畢竟朝堂中的諸位大人都是耿直之輩,就像魏徵御史那樣,當著陛下的面都竭力進諫。如果是實名投票,或許甄昭媛還有三分勝算,既然匿名投票,我想諸位大人的內心肯定更支持資歷更勝一籌的德妃娘娘!”
“是啊,是啊,獲得投票資格的諸位大人之中,據說有十人左右是出自江東本土,或者曾經受過陸司徒提攜,如果匿名投票的話,這些選票肯定都會落到德妃娘娘頭上。”
“不見得吧,甄昭媛現在有陛下的支持,一票抵五票,再加上生了一對龍子,又有雙星曜空的吉兆相助,順天應命,鹿死誰手還真的難以知曉!”
“太后娘娘手里也有五張選票,關鍵還要看太后支持誰。如果太后支持德妃,那甄昭媛必敗無疑,如果太后支持甄昭媛,兩人的勝率五五開!”
宮娥們議論紛紛,而太監們也跟著湊熱鬧,甚至有人私下里開盤下注,賭武如意和甄宓誰能登上皇后之位,武德妃的賠率是一賠二,甄宓的賠率是一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