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榜之人是一個中年道士,年約三十五六歲,一身藏青色道袍,懷抱拂塵,生的仙風道骨,一派世外高人的風范。
王守仁搭上眼睛一瞧,就知道此人有真本事,絕不是那種裝神弄鬼的神棍巫婆所能相比。不由得大喜過望,緊走幾步迎出門檻:“敢問道長尊號,本官交州刺史王守仁這廂有禮了!”
“王使君不必多禮,貧道袁天罡,乃是游方道人,居無定所。從黃河以北云游至長江以南,有心拜訪陛下,卻聽聞陛下出征交州,便又一路游山玩水來到蒼梧。恰好看到使君張貼的榜單,說是陛下被夢靨所困,故此斗膽揭榜一試,看看能否為陛下驅(qū)邪祈福?”袁天罡手中拂塵一揮,自報姓名。
“呵呵……原來是袁道長,失敬了!”王守仁拱手寒暄,“道長走遍南北,見多識廣,必然能讓陛下逢兇化吉,請隨我來!”
王守仁當即帶著袁天罡直奔蒼梧行宮,同時派人通知四處尋訪高人的孫臏,已有仙道主動揭榜,陛下驅(qū)邪避兇就在今朝,請速速趕往行宮會合。
不消一炷香的功夫,王守仁就帶著袁天罡來到蒼梧行宮,求見天子。
劉辯剛剛小憩了一會,精神恢復了許多,聽聞有道人主動揭榜,立刻召見。
當袁天罡出現(xiàn)在眼前的時候,劉辯雙眼不由得為之一亮,看這道人仙風道骨,印堂發(fā)亮,闊面重頤,聲音高亢,一派世外高人的風范,看起來像是有兩把刷子的樣子。
“貧道袁天罡拜見陛下!”
不等王守仁介紹,袁天罡手中拂塵一揮,跨前一步,以道家之禮參拜天子。
“袁天罡?”
劉辯先是一愕,忍不住就有拍額頭的沖動。掐指算算,袁天罡來到這個世界至少已經(jīng)一年半左右了,自己怎么把這位相師之王給忘了呢?有他出馬,還怕什么冤魂索命!
劉辯向袁天罡還禮完畢,命婢子奉上茶水,當即把那夜發(fā)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道來。從出城射獵偶遇白鹿,然后一路尾隨,鬼使神差的跟著白鹿出現(xiàn)在了周瑜小喬墜崖的地方。
再之后,恍恍惚惚中突然發(fā)現(xiàn)小喬的冤魂自斷崖下面出現(xiàn),撲向自己索命,導致自己昏迷了兩個時辰。醒來后雖然毫發(fā)無損,但回到蒼梧之后便發(fā)燒不退,而且每日都會夢見小喬索命。
“若是陛下方便,麻煩帶著貧道去一趟周瑜、小喬墜崖之地。”袁天罡拂塵一揮,提出了請求。
劉辯的精神已經(jīng)有所好轉(zhuǎn),當即命文鴦備馬,親自帶著王守仁、孫臏、文鴦、宇文成都等人,引領了千余騎御林軍,與袁天罡一道出了蒼梧直奔郁河邊上的斷崖而去。
兩個多時辰之后,一行人便抵達了周瑜、小喬墜崖的地方。
只見隨著天氣的轉(zhuǎn)暖,草木愈發(fā)的茂盛起來,地上的斑斑血漬經(jīng)過雨水沖刷了幾次,卻依舊清晰可見,遍地的泥土勁草依舊散發(fā)著淡淡的血腥味。
袁天罡翻身下馬,面色凝重的來到斷崖邊上俯身向下眺望,只見郁河的水依舊奔流不息,向東流入大海。
山崖的石壁上還散落著許多殘破的旗幟以及破碎的甲胄,甚至還有殘尸斷骸散落其間,被野獸吞噬雄鷹叼啄的痕跡十分明顯。
袁天罡默默的查看了許久,最后方才回頭,手中拂塵一揮,高宣一聲道號:“無量天尊,貧道已經(jīng)有了化解陛下夢靨之法,若陛下照辦,定然可驅(qū)邪避兇,化解這場無妄之災?!?/p>
“愿聞其詳!”劉辯恭敬的還禮。
袁天罡手中的拂塵朝斷崖下面的郁河對岸指去:“那片地方地勢平坦,水土豐沃。陛下可在此處設立亭鎮(zhèn),開墾良田,使此地聚集陽氣,驅(qū)散陰晦之氣。并在河邊設立一座宏偉的亭臺,在亭臺四周鑄造銅雀鎮(zhèn)守,謂之銅雀臺。并在里面鑄造小喬的塑像,如此便可以鎖住小喬的怨氣,使她無法為禍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