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淡淡開口,帶著常白山穿過了外圍層層疊疊的民居,朝著總部深處走去。
往里面走,人就少很多了。
大同教派發展到現在,總部一共有里三層和外三層。
外面三層基本上都是普通教眾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有時他們會接取教派所發布的任務,來幫忙做事。
如果接下來的任務多,在相繼相繼完成了之后,就可以積累足夠的貢獻。
在貢獻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后,他們的身份自然就能夠得到提高。
通過這種辦法,他們也篩選出了不少的人才。
在從外三層進入內三層后,這些教眾的子女,就可以擁有進入學堂免費從教書先生這里學習知識的機會。
至于這些晉升的教眾,自身也能夠得到一份極為穩定的活計。
沒有身份的,教派會給他們提供本地的身份。
安排進大乾在西域所建設的工廠里面。
這就相當于是擁有了穩定的生活。
因為只要他們在這里正常的做事,這些工廠就可以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
雖然不可能直接原地就變成大富大貴之人。
但平日里的溫飽,就已經完全不是他們所需要擔心的事情了。
這也是秦明跟教派里的幾個長老商量過后,所得出的管理方法。
通過這種方式,他們在短時間內就篩選出了將近兩千人的正式教眾。
雖然剛開始選了這么多,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的篩選門檻就非常低。
相反,秦明和眾多長老一直都在商量著不斷的提高他們的標準。
否則這內三圈的民居根本住不下。
就像是一些教派里犯錯的教眾。
宋長老和玄風長老,就會帶著執法隊,把他們抓起來進行懲罰,或者是剝奪他們的正式身份。
通過這樣的方式,也達成了一進一出的微妙平衡。
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樣一層一層的管理手段。
他們很快就匯聚了很大的一批人手,整個總部看起來更像是一個龐大的但卻沒有城墻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