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調遣了三萬士兵,前往中原戰場。
一直被秦明安排在西山戰場的陳皮和武清野,也接到他的命令。
讓全軍駐守,不與朝廷部隊交戰。
他們兩個帶領一部分人,回到中原前線作戰。
現在雙方之間的戰線被拉的很長。
從中原西北部的太平山脈,聯通了西山南部的秦川群山,甚至隱隱有朝著西域的橫連山脈擴展的趨勢。
燕廣壽是個聰明人,盡管兵力雄厚,他卻并不選擇和秦明在中原與京城之間的平原上決戰。
反倒是將目光放在中原西北部的太平山脈附近,妄圖和西山南部的秦川群山聯通。
這樣他們便可呈合縱之勢,對秦明展開數個方面的進攻。
來到太平山脈外圍,秦明和眾人商討一番后,便了解了當下的情況。
“燕廣壽是想用山脈限制咱們的火器,太平山脈層層疊疊,不方便火藥和火器的運輸。”
糧草是必須帶的,除了這些之外,他們想在廣袤的太平山脈中作戰,需要考慮的因素就很多了。
比如火器的使用。
他們的子彈消耗速度極快,帶進去打幾輪戰斗后,便只能白刃相搏。
再加上秦明的人比較少,和他們在山脈中相遇,必然輸多贏少。
燕廣壽這一招很無賴,逼迫秦明必須進入山林和他們戰斗。
若是秦明不進山,穿越太平山脈的燕軍不管死掉多少人都是賺的。
因為在那個時候,他們會直接進入中原南部腹地!
秦明的基礎工業建設,將會被他們全部搗毀!
“武清野,你跟我去探探路。”
只是了解情況,根本不夠。
戰爭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除了天時,其他兩項都是可以自己爭取的。
作為主帥,秦明必須要去親自看看戰場,才能知道他們需要面對的是什么環境。
“知道了,不過陛下,里面有瘴氣,您含著一顆這個吧。”
說話間,武清野將手中的一個瓷瓶打開,倒出一顆紫色的堅硬藥丸遞給秦明。
“先不急。”
秦明并未直接服下,將其收好后,帶著武清野從山脈外圍進入。
太平山脈峰巒疊嶂,爬上一座山頭后,放眼望去沒有自緣身在最高層的既視感,只有無盡山峰遮望眼。
看著下方濃重的瘴氣,秦明對武清野道:
“我下去試試,你們將避毒的藥物服下后跟著我,撐不住的時候,我會和各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