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煦是在宮里度過了那兩年。
“皇上那時正年輕呢,我不知道他把我當成了什么,將我帶進了朝暉殿里住著,見我閑著無聊,經常會宣朝上的大儒進宮教我讀書。”
姜家武將出身,在讀書一事上,沒那么重視。姜煦在邊境,開蒙認字就比尋常讀書要晚一些時日,再加之身邊無師父敦促,所以,課業一塌糊涂。
“我小時候是個很乖的孩子,母親離都前抱著我哭了整完,一句一字的囑咐我照顧好自己,聽皇上的話,我都做到了。皇上讓我學什么,我就學什么,皇上不想看我騎馬射箭,我就徹底不再碰那些東西。”
他在宮里都快被養成一只斷爪的貓了。
“轉機在兩年后的秋獵。我九歲,兩年間,皇上娶了妻,立了后,宮中后妃給他生下了兩個孩子,但一個死嬰,一個意外夭折,都沒能活下來。秋獵上,皇上心情苦悶,身上總沾著酒氣,有人給皇上獻了一匹烈馬,幾十個漢子都降不住,皇上醉意朦朧,當場賜給我了。”
傅蓉微猜到了:“你馴服了那匹馬。”
姜煦說:“是的。”
當年只有九歲的姜煦,圈在宮里養了幾年,日日誦讀經書,馬和弓都拋了,所有人都以為這只姜家的小豹子已被磨平了利爪,但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出手,便是風華懾人。
“皇上沉默了很久,記得他的神情很復雜,回宮后,皇上給了我一塊石頭,讓我用一個月的時間磨平。”姜煦道:“不用一個月,我就磨平了石頭的棱角,把它圓圓潤潤的交給皇上。皇上拿起石頭,問了我一句話。”
傅蓉微見他停了,急于知曉答案,追問:“他問了你什么?”
姜煦思索著,道:“皇上問我,石頭堅硬,磨平它的棱角只需不到一個月。如果要磨平一個人的棱角,需要多久?”
姜煦當時的回答是——
“我告訴皇上,人與石頭不同,石頭是死的、硬的,人是活的、軟的,石頭的棱角會被磨平消失,但人不會。人的棱角永遠存在,要么長在外面,扎向別人,要么長在里面,刺向自己。”
……
傅蓉微也因為這個回答而感到心神震撼。
那是九歲時的姜煦。
那一年立冬前,皇上將他送回了邊關,把不肯屈服的小豹子送回了他的父母身邊。
難怪皇上賜他表字良夜。
皇上是真的在他身上寄托過一線希望。
傅蓉微用手掌貼在他的心口處,道:“那你現在的刺是長向哪里?刺傷的是別人還是自己?”
其實他們彼此都已經千瘡百孔,渾身的刺最后都是倒著長進自己肉里的。
姜煦換了口氣,捉住了她的手,道:“刺向蕭磐吧,我總有一日,我要回來收拾他的。”
傅蓉微失笑,倒是意料之外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