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要塞,景朝滅亡龜茲國后,將其整個國家建成一座塞口。
三分連通景朝西北、胡國、西域三處地域,可謂天下要塞前三甲之一。
成契原本依靠此地封鎖限制景朝西北邊軍往西域擴充影響,并取代控制了這塊極為廣袤的土地。
元趙國原本憑靠朝秦暮楚的龜茲國與西域通商,憑靠日漸發(fā)達的生產力,至少賺走西域價值十億白銀的財貨以及其它寶貝,一舉將國力推至極盛。
被成契趕到西草原西部苦寒之地的三座胡國,原本養(yǎng)兩萬騎兵都要舉全國之力,老少皆兵,更別提什么寶甲、馬槊俱全。
如今的元趙,已經做到分走十萬輕騎仍能不影響戰(zhàn)局的地步,不可謂變化不大。
太子府西閣收集及時的戰(zhàn)備訊息,與皇宮中書省形成兩套反應方案,這既是元朔帝對監(jiān)國太子的考驗,也是磨煉。
趙雨岸臉上原本的輕松頓了頓,接過抄寫的文本。
這消息估計也傳到了司隸府,不過林淵已經久不去點卯了,此時聽到,反應稍有些遲鈍,一時想不起來龜茲要塞囤積了多少兵馬。
趙雨岸反應過來,將手中府內西閣作的臨時對策遞了過去。
林淵瞄了幾眼,心中很快有了權衡,大景駐軍龜茲要塞十萬人,另外還有其降軍十萬,共二十萬軍隊,為元趙國騎軍數(shù)量兩倍。
胡族騎軍戰(zhàn)力彪悍,然而他們面對的是攻城破壘之戰(zhàn),景朝一方二十萬人可以翻倍來使。
總體來說,形勢不算危急,他能想到,老謀深算的元趙王肯定也能想到,帶著十萬輕騎去圍城,致使正在進行的戰(zhàn)爭無力補充兵員,不是一名合格的王者的素養(yǎng)。
林淵思索的最大可能,便是不止十萬,元趙國很有可能暗中遣派更多軍隊意圖偷襲龜茲要塞。
趙雨岸也有此想法,于是讓這吏員將想法記下,送回西閣備錄,而后與中書省的披藍統(tǒng)合后,一并送往經都府參考,讓其自決。
插曲過后,趙雨岸揮退那吏員,與林淵繼續(xù)笑談著往府內的園林走去。
太子府的園林景致與魏王府有很大區(qū)別,于鬧中取靜,樹木假山相得益彰,景致柔和細膩,流水聲聲潺潺,總體風格與南方園林頗為相近,尤其是江南園林,只是占地比江南的芥珍型園林大上不少;這大概是因為大景太祖出身南方,也在南方起兵席卷天下的緣故,太子府、王府、公主府的園林景致都是出自皇宮模板。
魏王府的園林就是純粹的北方園林的,景致大多非常粗獷,追求恢弘,甚至將一座峰與半條河包納在內;幽州的王府更是夸張,整座大梁城其實是在王府的基礎上擴建,為的就是將大梁王府的那座齊秀山囊括在內;這估計也是因為魏武寧王是北方人,最初起兵也是在北境。
趙雨岸徑直領著林淵到了他修的府內湖中亭。
這湖長寬大約幾十米,對比尋常府內湖已經是非常夸張,比得上三四品官員的宅子那般大。
兩名抱琴、琵琶的女樂工在兩人坐定后的另一側素手作彈,府內婢女魚貫而來奉上清茶、果盤、點心。
伶曲聲音并不過分大,湖邊清爽的風吹來,撩動她們的袖擺,生機勃勃的氣息縈繞五官。
趙雨岸側坐,享受般闔眸輕拍膝大腿,一副沉醉模樣。
若是言官史臣在此地,定要記他一筆,然后狠狠勸誡。
可惜,林淵與他是一等人,這等高雅享受自然也是來者不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