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進京了。
時隔十五年,這位天下第一王再次赴京。
朝堂市井激起一片紛紛攘攘的嘩然。
從他出大梁城開始,一路朝著京師而來,熱鬧就沒停過。
京師一些膽子比腦袋大的好事者,膽大包天開盤作了莊,賭會有幾位六部九卿出城相迎魏王。
作為天底下除兩大國皇帝以外,最聲勢滔滔的權力者,魏王所帶來的議論半點也不比兩座皇室少。
時今,國朝‘內(nèi)憂外患’,這位王爺卻選在此時進京,怎會不引人額外猜測。
就算有魏王世子大婚名義作解釋,一些好事者仍會暗戳戳腹誹,進京‘求饒’來了。
誰叫魏王世子殿下屢立奇功,連皇室公主都要嫁去過府;說不得這大景天下,真要二分嘍。
趙林共天下,太祖說的嘛!
許多百姓受紛擾影響,一時之間京師國門光華門內(nèi)外客棧都被擠得爆滿,一間普通客棧的下等客房都能炒到十兩銀子。
咬牙花這個錢,一睹天下第一王進京勝景,看看有多浩浩蕩蕩、旌旗蔽空,又有多少朝中大臣前來迎接,乃至,皇家對這林王府又是何態(tài)度,許多人覺得還是值的。
按理來說,一位親王級別王爺進京,最次最次也要一位尚書級大九卿出城迎接,這是寫在禮典里的白紙黑字規(guī)矩;如果這位親王不只是有名義,還深掌大權,那么多位大九卿迎接也是理所當然。
前些年,延平郡王進京,便是足有禮部、兵部兩部尚書大人親往,多位侍郎隨行,延平郡王雖只是郡王爵,卻享親王待遇,他都有兩位尚書出城;身為北境擎天白玉柱、大景架海紫金梁,真正撐起半邊天的魏王爺,又該是何等風光?
不少人也想借此窺探后者在皇帝心中的真正地位,當然了,就算是六部的堂尊大人集體出動,也不一定就說明魏王地位穩(wěn)固,但是如果少了嘛,比如只有禮部或兵部一位的話,可就有得說道了。
一向以‘求死’為己任的各科道言官御史,可就要摩拳擦掌了。
……
可惜,有些人的猜想注定要落空了。
魏王大駕不zouguang華門入,而是走了聚華門。
甚至于,魏王本人都不在大駕上,早已離了車隊,步行前往聚華門外三十里迎風亭。
光華門的確是國門正門沒錯,塞王進京、封疆大吏述職,乃至外邦使臣朝圣,都是走這座門。
但是,聚華門的作用卻也絲毫不比光華門低,反而某些意義更顯重大,聚華門乃是國家軍事防御核心門戶,受重兵把守,不開放作禮儀之門。
好事者沒想過大駕會從這道門入,也壓根接近不了這道門。
而所謂的會有幾位六部重臣迎接這一賭注,如果被傳出去的話,恐怕會讓下注者通通滿盤皆輸。
因為一位六部尚書也沒來。
出城的是身著便裝的元朔帝與太子趙雨岸,還有世子林淵。
有這三人,還用什么大九卿、小九卿?
皇帝、太子出城三十里,若是讓朝臣知道非鬧翻天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