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娘子對新廚房愛不釋手。
里面有三個烤爐,四個灶臺,不僅可以滿足平日需求,馬上要做的大訂單喜餅,也有地方放了。
進到冬日,程張兩家的婚事愈發近了。
程家來了好幾趟,確定慧女點心準備妥當,這才放心,更是提前給了定金。
蘇娘子為此,提前尋了幫忙的娘子們。
之前做慣了的張嬸娘等人肯定要喊的,再遠的娘子們來不了,又托了兵馬司不少兵卒的娘子過來幫忙。
這是蘇副使提議的。
馬上過年,也讓自己手底下的兵卒家里多個進項。
對此蘇娘子自然愿意,而且兵卒家眷大多做事利落,用起來更放心。
程張兩家婚事在十一月十八。
他們要提前三天做出兩千對喜餅,其中多的一百多對則是補余。
蘇娘子做事細致,完全不用擔心。
蘇茵茵緊張的握住筆桿子,作為家里的賬房小女子,她一定要記好進賬出賬,不會有一絲遺漏。
對此蘇娘子很放心。
她總感覺,便是自己來記賬,都沒有女兒記得清晰。
新廚房
八天時間,兩千對喜餅,從制作到包裝,最后送到程家府上,中間需要格外耐心細致。
蘇茵茵早早跟著娘親去店里,立刻開始干活。
程家甚至派了個管事的婆子過來,就怕哪里出錯。
忙了大半年的婚事,片刻都不能松懈。
蘇茵茵一來,先跟嬸娘們打招呼,小跑到娘親跟程家婆子旁,笑瞇瞇道:“婆婆早上好?!?/p>
程家婆子越看越喜歡這小娃娃,長得粉雕玉琢不說,人也機靈,喝著熱茶笑道:“主家婚事忙到現在,也算在你家最清閑。”
事順暢,人看得也舒心。
婚事說起來簡單,但內里需要忙的太多了。
他們又是男方家里,生怕哪里出差錯讓親家親朋們看笑話。
兩千對喜餅,需要揉幾百斤的面,打上千個雞蛋。
便是包裹喜餅的油紙都要裁兩千張。
無論是哪項活計,都不是輕松的。
尤其是揉面,想要做出好吃的餅子,這點絕對不能含糊。
請來幫忙的一二十娘子,沒有一個偷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