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考試跟平常一點也不一樣啊。
蘇顯翻過年不過十二,他這般小的年紀,是少數能撐住的,出來后甚至道:“我感覺答的還不錯。”
蘇顯并非夸口的人,這樣說肯定有些把握。
但不等夫子給壓力,蘇家夫婦直接把孩子帶走:“沒關系,都說了考成什么樣都沒事。”
“對啊,你年紀小,再學幾年。”
蘇茵茵拉著哥哥的手:“沒錯,咱們就是來試試的。”
黃秀才看向蘇家人時,頗帶些艷羨。
一般人家,很少會這樣說。
讀書科考的花銷驚人,普通人家供養讀書,必然會多幾句期望。
可蘇家完全不會給這樣的壓力。
怪不得蘇家人緣好,都喜歡跟茵茵他們一起玩。
想來,原銳就是這樣?
童試。
拇指棗泥酥因為不沾手,不掉渣,意外讓哥哥的夫子點為科舉用食。
那說明做科舉食物很有市場。
童試只需在考場一天,會試卻需要在考場三日。
需要的食物肯定更多。
而且還要滿足熱量,滿足口感,足夠健康,至少不吃壞肚子。
按照這個方向,點心必不可少。
哪有比糖油混合物更飽腹,更能提供能量的?
所以蘇茵茵給娘親提的意見就是:“造成一套點心盒,全都是一口一個的,咸甜口味都要兼顧。”
“同時不能有異味,不能太過古怪。”
“足夠三兩日吃的就好?!?/p>
按照這個方向,蘇娘子母女兩人琢磨起科考食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