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李云敬離開蘇家,也三天了。
他一走,倒也不是了無音訊。
張姐姐先跟蘇茵茵講,李云敬竟然是朝中戶部李侍郎的親侄兒,根本不用拜帖,直接敲二伯家的門即可。
李書生的爹是上一輩中最小的,行事不羈,只有這一個孩子。
這孩子三歲認字,五歲讀書,十三歲考上秀才。
若不是當初邊關戰亂,他爹為了投軍改戶籍,只怕早就考上舉人,甚至進士。
故而全家對李云敬抱有很大期待。
今年允準軍籍科舉,家里說什么都讓他去考試。
但李侍郎左等右等,侄兒就是沒來。
還以為這個隨自己弟弟性子的侄兒不打算考了。
誰料想,人家早就來了,而且并不在意身外之物,甚至去投奔大伯當年的下屬。
為的就是考出功名,給家族一個交待,然后事了拂衣去。
好好好,都姓李,愛學李太白是吧。
李侍郎直接擰著李云敬的耳朵,讓家里做好飯菜,備下衣物,直接準備了個極好的院子讓他休息。
說到底,還是心疼自家親侄兒。
此事在汴京不算秘密,畢竟李侍郎去哪都要帶著他的好侄兒。
聰明,有學問,見多識廣,長得更是俊美,
這般晚輩,誰會不喜歡。
那李侍郎確實如李云敬所說,想給他說門親事。
二十三的年紀雖不說特別大,但放在其他男子身上,多半都有娃了。
只是不知為何。
過了不到一日,李侍郎便不再提起,只帶著李云敬出門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