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還說店面太小,以為點心也一般,現在都被打臉了。
此等美味,簡直聞所未聞啊。
怪不得孩子愛吃,她們也喜歡啊。
梁夫人還道:“看著點心的大小,正適合讀書間隙時用,怪不得夫子說,讓我們多備下,等到童試的時候帶著呢。”
眾人點頭稱是,同樣在排隊的其他顧客聽說,下意識點頭。
他家也有親戚準備科舉,要不然告訴他,讓他這樣準備?
眼看隊伍越排越長,蘇娘子一刻都不停歇,看樣子還是要找個幫工。
但這一找,就要長期的了,在鄉下的王嬸子他們肯定不成。
還好之前認識的一個軍戶娘子,她家最近也搬到京郊住,請她過來倒是合適。
蘇娘子也說的實在,現在不知道拇指棗泥酥還能火多久,故而也算個臨時的差事,等風頭過了,到時候再談去留。
這種招工很常見,閑時不需要人,忙的時候再招工。
誰也不知道這點心能買到什么地步。
慧女點心從最開始一個小店面,到如今多了倉庫,廚房,再加上常用工,生意越做越好了。
新來的幫工娘子自然希望點心多多賣一些,她能掙些家用。
之前周娘子過來幫過忙,一日五十文,現在同樣如此,但天數更多,所以十分珍惜這份工作。
南城,王家餅店,伙計捧著買來的五個拇指棗泥酥,恭敬遞給東家。
“這就是他們排隊也要買的吃食?”王東家湊近看了看,“果然不錯。”
“劉師傅,您嘗嘗。”
被稱為劉師傅的出廚子,正是王家餅店聘請過來的白案師傅,專攻點心不說,手頭的小八件做得極好,也是王家餅店的招牌。
劉師傅并未直接吃,而是先觀察點心的形狀,仔細看看這是如何起酥的,隨后聞了聞味道:“奶香,可是加了牛奶或羊奶。”
“也不對,一點也沒有牛奶的腥膻。”
“還是在水里加的。”
再掰開餡料,劉師傅捏了一小塊嘗嘗:“這餡料做得扎實,用的棗也不錯,做得如此細膩,下了苦功夫。”
餡料并不算太難學的東西,大師傅只要一嘗,就知道是怎么做的。
普通店面做的不驚喜,熬制棗泥的時候,懶得把渣子過濾,糖放的也不精確,所以味道不好說。
慧女點心的棗泥餡做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