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將軍皺著眉看了一眼自己的二兒子,問:“陛下還在,怎么能那么無禮。
”“父親你知道的,我玩慣了,不太懂得偽裝自己的情緒”寧游把扇子放在桌子上,戲謔地抱臂,“聽見好玩的笑話,當然要笑了。
”陛下的臉都快黑了,皇后還饒有興致地問了句:“什么笑話讓你笑得那么開心,不妨說出來,讓大家也聽聽,熱鬧熱鬧。
”寧游往中間走了幾步:“也不是什么大事兒,只是覺得糧食已經稀缺到這個地步了,大家居然還覺得有人會往食物里下毒?皇后娘娘評評理,是不是很好笑?”如果虞驚言沒看錯,皇帝的臉色徹底沉下來了。
皇后笑著打圓場:“你這孩子,從小就是個真性情。
想到什么就說什么,也不怕禍從口出。
以后可不能這樣了。
”皇后像是刻意的。
虞驚言大膽猜測,寧家是皇后的人,但皇后未必與皇帝合得來。
還需要了解更多的事。
“剛才聽太子妃在陛下面前稱兒臣,也不知道年歲多大了,能不能入仕上朝?”再回神的時候,是身旁的溫寧晝給她夾了菜,提醒:“寧焉可在跟你說話。
”她連忙去看寧焉可:“今年十九,我自稱兒臣是隨著太子叫的,我才疏學淺,上朝這種事還是算了。
”別人沒再問什么,溫寧晝略吃驚:“不打算入朝為官?”入朝為官,太慢了。
況且一入仕,到時候要做什么還是聽皇帝的安排,萬一皇帝要把她困在京城,也沒有回頭路。
斷不敢直接說的。
她低下頭掩飾神色:“會引人猜忌,對你我都不利。
況且,我沒什么心思聽你們嘰嘰喳喳烏鴉一樣的吵。
”“烏鴉???那可不是什么好東西。
”溫寧晝玩味笑笑,“用不吉利的東西比作我們?你可要小心。
”“小心什么?”“你是真不懂還是裝不懂。
”看著她一臉疑惑,溫寧晝無奈解釋“小心再讓人聽了去,往父皇那告你一狀,可就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在大慶,烏鴉是預測吉兇的神鳥。
”虞驚言還是很認真地解釋:“我也沒想到在北部還會有人懷疑食物里會有毒。
”看她沒有玩笑的意思,溫寧晝追問:“總有原因吧?”“因為北部缺糧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年兩年了。
”虞驚言正色,“我以為北部的人,不會在吃食上做手腳。
”她的聲音永遠是平淡的,不急不緩,只有在著急的時候才會有聲調上的變化。
就像是深冬夜里的一場雪,悄無聲息的,輕緩的,卻將翠竹壓得彎曲直不起來。
“任何褻瀆糧食的行為,都應該是罪無可恕。
否則,對每一個來到北部的人來說,這都是頂天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