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敏太后唯一的遺愿,就是不讓賀家攪進朝局來。事實上,從葉傾懷被立為儲君以來,敬敏太后就一直固執地堅持著這個行事準則。
壬申之亂之后,所有人都知道葉傾懷將成為下一任景帝,賀家一時間從一個京中不起眼的小門戶變成了炙手可熱的新貴。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為葉傾懷的外公和舅舅將要一躍幾級連連高升的時候,葉傾懷的母親——當時的淑妃娘娘——卻幾次三番勸阻了先帝重用賀家人的念頭。賀家本以為那是先帝的意思,到了葉傾懷登基后發現賀家仍無起色,才知道竟然是敬敏太后的意思。
不明就里的賀庭泉因為此事,幾次三番入宮與他的胞妹理論,但敬敏太后自始至終不肯松口,最后引得賀庭泉在她宮中破口大罵,指責她貪慕虛榮小肚雞腸,兩人最終吵得不歡而散。
那天夜里敬敏太后哭了一整夜,大病了一場,過了兩個月便殯天了。
只有葉傾懷知道,敬敏太后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護賀家,保護她的兄長。
在敬敏太后眼里,葉傾懷這個皇帝必不能當得長久。最好的情況不過是早早禪讓、退隱出家。但若是賀家借著葉傾懷上位,一旦葉傾懷不再是皇帝,賀家必是腥風血雨。
可賀庭泉看不到這些,他只覺得他這個雙胞妹妹是因為一些幼時家中的小事記恨他和父親,所以如今掌了權勢才故意壓制他們,肆意報復。
直到敬敏太后殯天,賀庭泉才放下了往日的仇怨。葉傾懷還記得母親出殯那天看到他垂著頭一直止不住地擦淚,想來在他心中還是兄妹之情更深切,只是對權力的渴望和對妹妹行為的不理解讓他失去了理智。
敬敏太后走后,葉傾懷仍然維持著從前敬敏太后對待賀家的態度,不升也不貶。但與敬敏太后的初衷不同,她這么做,一方面是因為她答應了母后,另一方面是因為她心中對賀庭泉始終有幾分怨念。
在葉傾懷看來,賀庭泉可以說是造成眼下局面的罪魁禍首。
如果不是因為他被卷進貪污案下了獄,母親便不必冒險讓葉傾懷這個女兒頂替死去的兒子的身份。說到底,葉傾懷這一生錯誤的開始,便是因為賀庭泉這個舅舅。
更何況,若不是因為他貪慕權位,對敬敏太后屢屢相逼,甚至不惜出口傷人,葉傾懷也不至于那么早就失去了在宮中唯一與她相依為命的母親。
而讓葉傾懷最難過的,是哪怕這樣,母親到死都還擔心著賀家、擔心著她這個舅舅。她唯一的遺愿,就是要葉傾懷保住賀家,哪怕有一日她的身份被拆穿,也不要牽連賀家。
那一刻,葉傾懷突然感覺到了悲哀。
為敬敏太后,也為她自己。
但看著病榻上母親哀求的眼神,她最終鄭重地點了點頭,道:“朕答應您。只要朕在,便會護賀家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