旎嘯默默隨于馬車之后,相距數(shù)丈。
周遭錦衣衛(wèi)、東廠高手與大內(nèi)侍衛(wèi)林立,戒備森嚴,然他渾若未覺,思緒萬千,飄忽不定。
直至玄武門過,紫禁城入,旎嘯方自沉思中驚醒。
至一地,馬車停歇,自有宮人上前,攙扶鄭貴妃而去。
萬歷皇帝則召來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附耳低語一番。
馬榮領(lǐng)命,行至一太監(jiān)身旁,輕聲吩咐,隨即攙扶著皇帝離去。
那受命的太監(jiān)行至旎嘯面前,躬身行禮,“公子,請隨我來。”
旎嘯未有遲疑,微微點頭,隨太監(jiān)身后而行。四周仍有數(shù)位大內(nèi)高手尾隨,目光如炬,嚴密監(jiān)視。
一行人行至一偏殿前,那太監(jiān)轉(zhuǎn)身,“公子,請在此稍候。”
言罷,這人便走了。而另外五七個大內(nèi)高手,則分守于殿中各處角落及門窗,以防旎嘯遁逃。
不多時,皇帝更衣已畢,身披黃龍袍褂,踱步而出。
皇帝左右伴以二人:其一為侍衛(wèi)首領(lǐng)方長風,其二則為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馬榮,此二人旎嘯自是認得。
然旎嘯隱隱覺得殿門之后,似有高人隱匿,其氣息之渾厚,令他面色微變,心中暗忖此人武功,恐非方長風所能及。
此刻,殿內(nèi)侍衛(wèi)皆躬身行禮,唯旎嘯以布衣之禮,對天子彎腰拱手致意。
萬歷皇帝輕輕一擺衣袖,而后踱至旎嘯身前,面上掛著一抹似笑非笑之意。
“朕聞旎嘯之名已久,不料竟是如此年少英豪,身手非凡,真乃少年俊杰也。”
旎嘯躬身答道:“蒙圣上謬贊,實則傳聞多虛,草民不過粗通拳腳,何敢妄稱英雄?較之陛下麾下那些開疆拓土的將士,草民不過螢火之光,豈敢與日月爭輝。”
皇帝見說,輕笑頷首,“你也無須過于自謙了。”
言罷,皇帝面色忽地一凝,問道:“你果真是旎嘯?!”
旎嘯聞此問,不由心生詫異,哪想到皇帝有如此一問。
朝廷錦衣衛(wèi)十萬之眾,暗探遍布九州,加之東廠與六扇門,欲知其人身份,易如反掌,況早有耳目上報圣上,何以有此疑問?
不過他旋即拱手說道:“回稟陛下,草民身份真?zhèn)危嘎牨菹虏脭啵皇遣恢我匀⌒庞诒菹拢俊?/p>
萬歷皇帝神色威嚴,直截了當?shù)貑柕溃骸澳愕膩須v、師門、宗族等諸般事宜,世間眾人皆茫然無知,朕遣人探尋數(shù)載,也是毫無線索,莫非你不想對此稍作一個解釋嗎?”
旎嘯窺視皇帝面色,心中頓時明了幾分,只怕皇帝已然探得梅花山莊些許端倪,且已知自己乃山莊中人,眼下不過是欲求證實罷了。
念及此處,他便打出一串奇異手勢,欲以此試探皇帝,究竟知曉幾分真相。
萬歷皇帝見狀,一時愣怔,不明其意,轉(zhuǎn)視身旁二人,馬榮與方長風皆暗自搖頭,以示不解。
皇帝再觀其余侍衛(wèi)高手,也是滿面茫然,一無所知。
此刻皇帝心中思忖:如何方能證實眼前這青年男子,確是正德先皇遺詔所提之人?倘若無法證實,那這年輕人或是蓄意接近,或懷揣不可言喻的圖謀,甚至今日宮外所發(fā)生之事,也是刻意為之。
旎嘯觀皇帝神色,心中已略知其意,便躬身說道:“草民身份,但求陛下獨知,至于證實之法,稍后草民自有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