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參望了望桓修,隨即上前對苗一森說道:“門主,您此番籌謀,是否代價過于沉重?上千人眾,僅是咱們自家培養的高手、死士便多達數百,加之損失的官吏,這……這……”
言及此處,勾參躬身再道:“屬下以為,如此之大代價,只怕日后會招來其他門主及長老的責難與無盡的譏諷?!?/p>
苗一森聞之,僅淡然一笑,“我深信主上會明了我之所為,幾位長老也能揣測一二。你們須知,損失數百高手,此等人物,究其根本,不過是江湖草莽之輩,即便置身軍旅,也不過是沖鋒陷陣的將領、將軍。
“我華夏數千載歷史,戰場上的武將,有名者隨手可數,便達上千之眾,然能謀大局的統帥,又如張良、諸葛孔明般智者,又有幾何?”
說到此處,苗一森轉身對二人說道:“再者,自古唯有文臣殺武將,哪有武將殺文臣?文臣于朝堂之上,僅憑口舌之利,揮毫潑墨,便可取千里之外戰場之上其將領的性命。
“你等切記,文臣sharen,無需揮槍舞棒,披甲上陣,更無需高深武功內力,哪怕手無縛雞之力,只要能言善書,便可sharen于無形?!?/p>
勾參與桓修聞此,方悟門主深意,連連點頭稱是。
少頃,苗一森復又開口說道:“前幾日我已修書一封致于主上,聞得主上已遣輔相前來。至于輔相之能,你們心中皆有數?!?/p>
勾參與桓修聞此,滿面驚愕之色。
苗一森見二人神情,淡然一笑,隨即轉身,似作悠閑踱步之態,然轉身之際,一抹惱怒之色轉瞬即逝,此乃其對輔相的不滿。
旋即,他轉身望向二人,語帶痛惜無奈之意:“此地非同小可,乃大明京師??v然輔相手段通天,奇門遁甲、毒術道法皆精,然萬歷皇帝周遭高手如云,更有傳聞,宮中藏有幾位龍虎山的老道士?!?/p>
勾參瞥了桓修一眼,瞬間領悟門主之意,恐是欲設法誘那龍虎山老道士往東,與輔相一戰。
苗一森對二人神色恍若未見,唯嘆息一聲:“哎,雙拳難敵四手,然縱敗也無妨,反可使人誤以為通州城南之地乃我們的巢穴,如此,萬歷皇帝與廠衛反倒不疑?!?/p>
勾參與桓修聞此,微微頷首。
少時,桓修卻低聲提醒:“門主,還需提防那旎嘯,其自入京以來,雖看似事端頻生,實則此人始終置身事外,冷靜旁觀。且我總覺得他另有所圖。”
苗一森神色一頓,緩緩點頭。
片刻間,苗一森望向先前扎巴與索南離去之處,那暗門隱約可見,嘴角勾起一抹狡黠之笑:“若真至緊要關頭,我不介意讓北元在京最大之秘地暴露于世?!?/p>
桓修與勾參聞言大驚,問道:“門主,此舉豈不遭北元責難嗎?”
苗一森放聲大笑,“北元屢戰屢敗,退守漠北已歷數百年,可曾有所建樹?況且,若非雞鳴山永寧寺那場風波,后續諸多事宜又怎會接踵而至?這些蒙古人,心思真是令人捉摸不透?!?/p>
“門主,即便沒有永寧寺一事,旎嘯也會踏上京城之路。”勾參提醒道。
苗一森見說,微微頷首,“不錯?!?/p>
他邁開步伐,冷峻的眸光中透露出一絲無奈,“直至此刻,我仍未能洞悉旎嘯的真正意圖,難道他是為我碧落守望殿而來?似乎不像。
“亦或是為了駱家守護的天家之秘?但他與皇帝之間,究竟是何等關系?他們二人聯手布局,其真正目的又是什么?我實難揣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