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黎明,旎嘯親筆修書一封,命北地的山莊弟子送至涼州衛(wèi)屠浩手中,讓屠公公調(diào)遣廠衛(wèi)南下,縱使安上莫須有的罪名,也要在鳳翔及其周遭捉拿人等,不論是江湖中人,還是市井商販、平民百姓,而外族夷蠻更是需著重關注。
此事于廠衛(wèi)而言,自是得心應手,拿手好戲。
及至午后,又有消息傳來,言及鳳翔府、鞏昌府的清水、兩當,漢中府的鳳縣,西安府的乾州、邠州,以及北邊平?jīng)龈娜A亭、靈臺等十余處地方,均有門派卷入紛爭。
初時,傳言不過尋常武林糾葛,江湖仇殺,然不久后便真相大白,原來皆因南華堡有所發(fā)現(xiàn),引得各方勢力相互殘殺,殺戮逐漸自南華堡蔓延至周邊州縣。
更有甚者,傳出天火門與陜西白蓮教上千人廝殺,皆是死傷過半,尤以白蓮教分支,陜西本地蛇弘陽宗損失最為慘重。
其余門派也未能幸免,一時間,多處殺戮不斷,尸橫遍野,血流漂杵。
未及兩日,江湖中又有風傳,稱自北邊涌來無數(shù)廠衛(wèi),大肆抓人sharen,罪名多為zousi大明禁用之物,如鹽鐵,乃至火藥。
被抓被殺者多為西域商旅,或是韃靼之人,當然,三教九流之輩也在其列。
然則,其中有一傳言,直指此番紛爭殺戮,皆因搶奪駱家之物而起。
時至十月底,陜西之地已是刀光劍影,隨處可見江湖門派的紛爭,朝廷廠衛(wèi)的追捕,更有不明勢力之人,在暗中攪動風云。
尤以南華堡為甚,蒙面客自各方而來,見面便是生死相搏,血腥之氣彌漫四野。
一日,旎嘯立于高崗之上,俯瞰南華堡全景。忽見上空五彩云色繚繞,時隱時現(xiàn),那色彩之中,透出一股令人心悸的邪惡之氣。
他仔細觀瞧,只見那五彩之色,隱隱自南華堡中抽取縷縷煙霧,若不凝神細看,實難察覺。
更令他心生驚異的是,南華堡內(nèi)殺戮連綿,尸體遍布,理應引來禿鷲等食腐之鳥。
然眼下,不僅禿鷲無蹤,就連黑鴉也未見一只,即便是初冬時節(jié),也應有鳥兒飛過才是。
他再定睛望去,南華堡內(nèi)殺戮已持續(xù)數(shù)十日,冤魂厲鬼無數(shù),理應鬼氣沖天。可此刻卻有一股祥和之氣籠罩,且此氣正被空中五彩云色所吸攝。
旎嘯凝視良久,心中似有所悟,不禁輕笑一聲,自語道:“哼,終究還是把你逼出了原形。”
次日,他喬裝打扮,時而孤身一人,時而與三侍之一同行,不時出現(xiàn)在南華堡外圍,始終保持著里之距。
他行走之處,皆是圍繞南華堡而行,先至北,后轉(zhuǎn)西南,再依次東、東南、西北、西、東北,最后抵達南面。
每到一處,他皆暗暗往地下打入一面小旗,那旗為木頭所刻,長不過寸許。
這一夜,月黑風高,旎嘯一身夜行衣,于子時悄然潛入南華堡。他輕車熟路,直奔駱家祠堂而來。
踏上祠堂石階,但見塵埃遍布,野草萋萋,凄涼之景,令人不禁淚落。
步入祠堂之內(nèi),借著夜色,他心中不禁怒火中燒。
眼前雖塵埃滿布,蛛絲纏繞,但四處可見的血漬殘肢、破衣爛布,以及散落一地的靈牌,無不訴說著那份悲涼。
他雙拳緊握,恨意滔天,恨不得將出入南華堡的惡徒盡數(shù)誅殺。
良久,他長嘆一聲,面朝北方,拱手而拜,似是在祈求上天庇佑。
隨后,他取出一面木雕小旗,打入地下九宮之位的中宮。
只見一縷淡然玄氣破土而出,穿屋而上,直射半空。先前那八處地下的小旗,仿佛受到召喚,八縷淡然之氣直入半空,與中宮之氣交織在一起。
旎嘯再次面朝北方,躬身而拜。正當他準備離去之際,忽聞一側(cè)傳來細微的話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