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私藏的這些銅料,可以名正言順地從葉十三身上大賺一筆。
這個雷,就讓他葉家人頂著。
造一簿從百姓手中收購銅料的假賬,如此一來,就可把官倉的銀子據(jù)為己有。
至于葉臘八的那部分,這個空間留給葉臘八自己操作,加上一些利潤,再以軍費補貼地方的名義,把這部分銀子由他二人平分。
有他出面替軍部跑腿,葉十三那里更是大功一件。
如此下去,為了解決葉十三的燃眉之急,老夫人巴不得他這個當(dāng)侄子的,天天跑各鎮(zhèn)去收集銅料,哪還把他讓繼續(xù)在何家大院看守糧倉?
銅料,那可是朝廷嚴(yán)令禁止民間流通的東西。
在邊城,只有軍部才有這個方便,不然,僅憑地方衙門,還不敢如此放肆地在民間收購銅料。
到那時候,一個窯姐兒算個屁!
別說這通天驛鎮(zhèn)了,就是把西河鎮(zhèn)的窯子都逛一遍,那也花不了多少銀子。
有錢的感覺,真他娘的爽。
兵卒去去就來,不但拿來一張物料清單,還把二十兩銀子塞到葉臘八手上,道:“恭喜葉公子,周大人決定,以后的銅料,就由葉公子負(fù)責(zé)采辦了,這是路費和茶資,葉公子先收好了。”
還給茶資路費?
眼里星光四射的葉臘八,激動得手都抖了起來。
接過那張蓋有衙門朱印的公函,就跟著兵卒去了衙門的倉庫。
倉庫那邊,早已裝好了車。
葉臘八清點完銅料后,這才完全把心放了下來。
在經(jīng)過鎮(zhèn)集的時候,順便采購了蔡一所列的那些物品。
押著五大車銅料回去的路上,葉臘八不由得把手伸進(jìn)懷里,摸著帶有他體溫的兩錠銀子,心里不禁盤算起這五大車銅料,要是送到屯田村的簽房大院,該向韓老三報多少銀子的補貼?
葉十三的規(guī)定,高于正常市價的部分,由軍部從軍費中補貼給地方衙門。
最后,葉臘八把心一橫,腦子里已經(jīng)打好了底稿,就加兩成銀子的收購溢價。
如此一來,軍部從軍費中拿出這兩成的溢價,返回地方衙門走賬。
等賬面一對接,多出來的這兩成銀子,再經(jīng)過衙門的手轉(zhuǎn)到他葉臘八的手中。
粗略一算,這批銅料的賬面總價是兩千兩銀子。
要是按多報的兩成溢價來算,軍部就得從軍費中拿出四百兩銀子補貼地方衙門。
按約定,他和周敬堂二人,每人可分得二百兩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