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記說得對。"蘇韻祖點點頭,"村集體投資,收益也歸集體。到時候按照村規民約分紅。"
"三年后收獲,按嚴總承諾的收購價每株150元計算。"李睿繼續算道,"兩百畝就是一百二十萬株,那就是一億八千萬收購款。
除去前期投資的六十六萬,再算上這三年的人工費用、水電費、遮陽網維護等,大概需要五百萬。扣除各項稅費,村集體最后能有一個億左右的凈收益。"
"這么多?"有人驚訝。
"這還是保守估計。"李睿解釋說,"我已經預留了不少資金給可能的損耗和意外支出。而且人工費用也算得很充足,畢竟是咱們自己村的人干活。"
"這么算下來,集體和村民都不吃虧。"一個蘇家爹爹說:"村集體投資,村民出力,到時候按股分紅。"
"對,就這么定了。"蘇韻祖拍板。
"五爹爹考慮得周到。"嚴小雯說,"大家集中精力種好這兩百畝,把經驗摸透了,以后說不定還能擴大規模。"
"種苗的事就這么定了。"蘇韻祖說著,看向李睿,"李書記,麻煩你準備一下合同,把收益分配的事情寫清楚。按慣例,村民出力的,年底按出工分紅。"
李睿點點頭,認真記錄著,從前他總覺得村里人排斥他,現在能被大家信任,讓他倍感珍惜。
蘇韻祖又開口了。
"小雯啊,"蘇韻祖看著嚴小雯,"六百畝地的事,我覺得你得多留點給自己。"
"五爹爹的意思是?"
"我們村集體種二百畝,蒼海鎮那邊給一百畝就夠了。"蘇韻祖說著,點了點煙,"剩下三百畝,你自己留著。這買賣是你操持的,種苗是你的,收購也是你,你不能讓別人吃大頭。"
嚴小雯愣了一下:"五爹爹考慮得周到。"
其實她的成苗老多了,但是再多的苗,不能一次性釋出,否則價格拉動不起來。
"我這不是偏心你。"蘇韻祖緩緩吐出一口煙,"你要是賺不到錢,這產業鏈可就斷了。你得有錢才能繼續扶持村里發展。”
蘇韻祖點到為止,他相信嚴小雯聽得出好賴話。
他站起身,掏出手機,"那我就通知孩子們回來了。種苗到了,得有人手幫忙。"
看著老人們陸續離開教室,嚴小雯心里暖暖的,五爹爹說得有道理,有些東西,她得布置在明面,確保產業持續發展。
"兒啊,"教室外傳來一個嬢嬢的喊聲,"別管什么加班不加班了,趕緊請假回來。村里要種石斛,這可是大生意……"
聊完這些事,已是入夜,嚴小雯索性回家休息,第二天再去蒼海鎮鎮政府找劉志新。
當嚴小雯踏著光影走進鎮長辦公室,劉志新早就在等她了,辦公桌上泡著一壺新茶,還特意擺了幾個杯子。
"嚴總,快請坐。"劉志新起身迎接,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我聽說你這幾天在江頭鎮轉悠,我這心里可著急了。"
嚴小雯笑了笑:"劉鎮長,你這話說的。我這不是忙完就來了嗎?"
"來就對了,來就對了。"劉志新給嚴小雯倒了杯茶,"我都聽說了,你跟百安村談的那個石斛項目,六百畝地,是個大手筆啊!"
嚴小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劉鎮長消息很靈通嘛。"